星辰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陳文傑最終還是頂不住楊聰的軟硬兼施,招了。
他的人生也差不多就此結束了,私通倭寇,一經查實,豈有不殺之理?
當然,他也不是完全沒有一絲希望,只要嚴嵩和趙文華等人能給他們翻案,他還是能躲過這一劫的。
楊聰之所以將他們全部拉到南臺船廠細細審問,也是為了防止嚴嵩和趙文華等人反咬一口。
這些人,陰著呢,只要給他們一絲機會,他們便能顛倒黑白,指鹿為馬,忽悠的嘉靖雲裡霧裡,以此來扭轉乾坤,排除異己,陷害忠良。
朱紈就是很明顯的例子,雖然他捕殺海商的行為阻礙了大明的發展,但是,從大明朝廷的角度出發,人家並沒有錯,他就是奉旨來清剿海盜和倭寇的,而海商豪門豢養的海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海盜,他們跟倭寇關係緊密著呢,不殺之,根本就別想剿滅倭寇。
朱紈最大的問題就在於低估了海商豪門的實力,更低估了嚴嵩的無恥。
這個問題,楊聰可是清楚的很,所以,他異常的小心,甚至,審問的供詞他都讓人做了手腳。
比如陳文傑的供詞,他就命人運用了一些春秋筆法。
審問的時候,明明是葉宗滿在跟陳文傑當場對質,迫使陳文傑就範,承認自己花錢請倭寇去殺楊聰,但是,供詞裡面卻沒有任何關於葉宗滿的記錄。
也就是說,從供詞的記錄來看,一直是楊聰在審,陳文傑在答,葉宗滿說的話一句都沒錄,甚至陳文傑說的有些話都沒有錄。
總之,楊聰就是讓人看了供詞之後感覺陳文傑跟倭寇的關係很密切,隨便掏點銀子便能僱來幾十個倭寇為其賣命。
至於葉宗滿,雖說他已經跟隨汪直歸順朝廷了,以前是不是倭寇頭子也無關緊要,但是,楊聰還是事先就交待好了,不要讓葉宗滿的名字出現在供詞裡面,就把他寫成一個普通的倭寇頭子就好了。
這點,甚至陳文傑都沒看出來,這傢伙簽字畫押的時候還是仔細看了看供詞的,葉宗滿寫成倭寇頭領,他沒看出不妥來,因為葉宗滿本就是倭寇頭領,葉宗滿說的話沒有記錄,他也沒看出不妥來,因為楊聰這是在審問他啊,他下意識的認為,其他人說的話就不用記錄了。
這些經過“特殊加工”的供詞如果嘉靖看到了結果會怎麼樣呢?
前提,嘉靖得能看到!
仿造供詞然後調包並不是很難,這種事情嚴嵩和趙文華等無恥之徒也不是做不出來,這點可不能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