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顧可學初步透過了楊聰的考校,接下來就是給他安排官職了,吏部可是在嚴嵩手裡管著,楊聰為什麼有把握給顧可學安排官職呢?
這就跟大明朝廷官職任免的流程有關係了,吏部是在嚴嵩手裡管著沒錯,但是,並不是天下所有官員都歸吏部任免,要真是這樣,吏部尚書那豈不是跟皇帝權力差不多了。
這自然是不可能的,當皇帝的又怎麼可能讓吏部有如此大的職權呢。
其實,吏部也就能任免一般官員而已,京官,到了正五品以上的官員任免就不歸吏部管了,地方官員的話,到了正三品以上,也不歸吏部任免了。
正五品以上的京官和正三品以上的地方官員已經算得上是朝廷大員了,手中的權柄可不小,當皇帝的自然不可能任由吏部去任免。
一般到了這個級別的官員任免都是由當皇帝的親自主導,吏部最多也就有個舉薦的權力而已,而且這個級別的官員也不光是吏部有舉薦權,像六部尚書,內閣大學士等朝廷重臣都有舉薦權,最終誰上誰不上也不是由吏部說了算,當皇帝的一般都會廣泛徵求朝臣的意見,然後再做決斷。
顧可學這個資歷,出任正四品的官員肯定是沒有問題了,問題就在於,這正四品是京官還是地方官,如果是地方官,楊聰反倒沒什麼辦法了,因為正四品的地方官員基本上都是歸吏部管,他想插手都沒有機會,倒是京官,到了正五品,他就有機會插手了。
為此,他專門寫了封密信,請張邦奇注意一下,看京城有沒有正四品左右的官員出缺,如果有的話,就幫忙舉薦一下顧可學。
這顧可學的運氣也不知道是好還是不好,他這信才剛傳到京城不久,還真有個正四品左右的官員出缺了,工部右侍郎某某因病去職,這職位就空出來了。
不過,工部右侍郎是正三品的京官,顧可學這從四品的地方官員想要舉薦上去貌似有點困難,張邦奇為此也頗為頭疼,他還特意寫了封信,問楊聰,要不要舉薦顧可學出來爭奪這個職位。
沒想到,楊聰這邊還沒做出決斷,京城那邊,卻已經有人出手了。
嚴嵩竟然舉薦自己的乾兒子,也就是通政使司右通政趙文華出任工部右侍郎。
這傢伙,也太過分了,趙文華只是嘉靖八年的進士,為官還只有十來年呢,他又有何德何能,值得如此提拔?
於是乎,張邦奇還沒得到楊聰的回覆,便匆匆上奏,舉薦顧可學與趙文華爭奪工部右侍郎之位。
顧可學何許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