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楊聰在東南聲望日隆,連帶陽明一脈在朝中也聲量日大,很多事情,一旦朝議,東南大多官員都會站在陽明一脈一邊,夏言和嚴嵩就算把持了內閣和吏部都沒用。
沒辦法,要比官紳數量,東南五省幾乎佔了整個大明的六成,而這會兒官員大部分都出自官紳世家,所以東南籍貫的官員數量在朝堂之上也佔了一大半。
平時,這些人可能不會拉幫結派,打壓異己,但是,一旦涉及到他們自身的利益,他們也會挺身而出。
前幾年海商豪門之所以能橫行無忌,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原因,因為他們代表了東南官紳的利益,東南的官員自然而然總會有些偏向於他們。
不過,這會兒楊聰已經慢慢取而代之,成為東南官紳勢力的代言人,陽明一脈自然也因此受益,簇擁日眾。
夏言和嚴嵩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如果任形勢這樣發展下去,陽明一脈估計很快就要力壓他們夏言一黨,成為朝中最大的勢力了。
因為能上朝議的事那都是朝廷大事,不但涉及到個方面的利益,有時候還直接涉及到官員的任免,如果任由陽明一脈在朝議中佔據上風,朝中個衙門必定會慢慢偏向他們,到時候內閣大權恐怕都會被他們給奪了去。
夏言和嚴嵩是絞盡腦汁想要把楊聰浙直總督之位給擼了,奈何楊聰卻做的幾近滴水不漏,讓他們怎麼都挑不出大毛病來,再加上他在清剿海盜和倭寇上的功績,嘉靖對他更是異常器重,想動他,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到底如何是好呢?
正當他們無計可施的時候,一個使節團從遙遠的安南,歷經千辛萬苦,來到了大明的京城。
這使節團是來幹什麼的呢?
其實,很多朝臣都知道,這安南的使節團是來請大明出兵討伐篡位之臣莫登庸呢。
安南的使節團來大明京城可不是一回兩回了,安南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很多朝臣也都清楚。
這事其實要怪他們自己,因為後黎朝的襄翼皇帝黎瀠就如同隋煬帝楊廣一般,殺兄奪位,殘暴異常,而且他還貪圖享樂,不理朝政,結果被大臣鄭惟衍發動兵變給殺了,而繼位的少帝黎光治又被鄭惟衍的哥哥鄭惟岱給殺了,後黎朝的另一位權臣阮弘裕得知訊息,乾脆舉兵拿下了都城升龍,擁年幼的黎昭宗為帝,挾天子以令諸侯。
後黎朝因而大亂,各路諸侯相互討伐,征戰不斷,就如同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一般。
最終,權臣莫登庸就如同曹丕一般,廢黎昭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