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率以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後廚裡偷偷的吃。
一邊吃,一邊思索著削藩的事情。
雖然自己和晉王朱濟熺有仇,自己也確實很想弄他。
但肯定不能拿朱濟熺先開刀,否則很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扣上一頂公報私仇的帽子。
另外一個重要的點就是,削藩這個帽子自己也不能往頭上戴,歷朝歷代的酷吏就沒聽說有好下場的。
所以在正式削藩之前,還得先找個背鍋的人。
背鍋的人
想著想著,陳堪腦海裡突然冒出了李景隆那張油頭粉面的醜臉。
隨後便一發不可收拾。
李景隆多好啊,他的身份是國公,身後站著一大堆勳貴,又是朱棣的侄子。
背景夠硬,腦袋夠大,更關鍵的是,他還是個草包,無論是長寬高都剛剛好,簡直就是天選背鍋人。
身上不背個十個八個黑鍋的,都對不起他長得那麼醜。
登徒子
背鍋這種事情,不讓兄弟去讓誰去?
“所以,皮卡隆,就是你了!”
在心裡定好背鍋的人選,陳堪也吃飽了。
站起身來滿足的揉了揉肚子,在胖廚子哀怨的眼神中揚長而去。
陳堪回到辦公室便取來大明堪輿圖,用硃筆在地圖上圈出來十幾個小圓圈。
每一個圓圈都代表著一個藩王的封地。
圓圈越大,則代表這個藩王的實力越強。
削藩這種事情,若是讓別人來做,說不定真的會逼反這些藩王。
但對於來自後世的陳堪來說,不說是易如反掌,也可以談得上手到擒來。
因為歷史上朱棣削藩是成功了的,陳堪只需要照抄作業就行。
望著地圖上最大的那個圓圈,陳堪腦海裡浮現出相關記憶。
寧王朱權,封地在大寧,擁兵八萬,有戰車六千,是大明宗室之中僅次於燕王朱棣的大藩。
朱棣靖難時,給他畫了個平分天下的大餅,從他手上換來了驍勇善戰的朵顏三衛,且至今仍未歸還。
歷史上朱棣第一個削的也是他。
思索片刻之後,陳堪取過一封摺子,在封面上寫下:“削藩之策”
四個大字。
當然,抄作業肯定也不能全抄的,否則哪來的成就感?
既然陳堪來了,那這些藩王們的日子,就別想像歷史上那樣好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