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火器狂人蕭如薰 (第1/3頁)
御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至今日,象兵已經從古代的戰爭巨獸變為了雞肋,十年前,鄧子龍就曾經大敗過象兵,還是用白刃作戰的方式,近身接戰設伏擊敗了象兵,他能做到的事情,蕭如薰這種火器狂人更不會認慫。
在蕭如薰的意識裡,一門炮解決不了,那就兩門,一百門解決不了,那就兩百門,他有七百多門火炮,三個沿海省份為他提供足夠的開花彈,他還怕了象兵不成?
不過他沒有近距離的接觸過象兵,他計程車兵也沒有,所以他覺得如果真的遇到了象兵,倒不如先看看象兵的作戰模式,看看納瑞宣的象兵是怎麼和莽應裡的象兵互懟的,這一點,他真的很有興趣,要是一上來就火器覆蓋把象兵幹掉了,會很沒有意思的。
納瑞宣絕對不知道也不曾見識過蕭如薰當初是怎麼用數百門火炮把日軍送上天的,他所崇尚的大火炮戰術和火器大陣在這個時代只有他手下的部隊可以組成,以鋪天蓋地的火炮和絕對火力優勢從心理和生理上兩方面打擊敵軍,讓敵軍陷入崩潰的邊緣,然後再以肉搏部隊上去收割人頭。
這種純粹以火力的強度和軍隊的堅韌程度取勝的戰術,是在火繩槍時代取勝的唯一手段,歐洲的戰術戰法也不過如此,透過訓練提升槍手的熟練程度,想方設法增加部隊的韌性,然後想方設法的革新技術,至於戰術的革新,什麼陣地戰戰壕之類的,現在的火槍根本沒到那個程度。
然而新技術的出現和取代舊技術本身是需要很長時間的,就好比四十多年前燧發槍就在歐洲出現了,但是直到如今,還有很多軍隊和將官拒絕使用燧發槍,燧發槍也無法列裝歐洲軍隊,火繩槍依然大行其道,長長的火繩依然是軍隊的必備物資。
成本高,技藝難,無法輕鬆量產,剛剛熟練了火繩槍戰術的將軍和士兵都在牴觸燧發槍,就好象遼東軍擁護三眼銃抵制鳥銃一樣,蕭如薰當初上書要求朝廷取消三眼銃碗口銃等上個世代的火器裝備的時候,就遭到了遼東軍、九邊邊軍和水師部分將領的反對,他們都認為三眼銃比較好用,而火繩槍太難用,操作煩不說,邊關風大,還容易眯眼。
說白了就是懶,就是不願意訓練,就是想得過且過的過日子,不想變好。
蕭如薰一時半會兒也沒有好的辦法,但是他好歹知道改變技術比改變人要容易得多,所以他組建了鐵匠營,名為鐵匠營,不過是掩人耳目的手段而已,實際上是他自己的私人科研所,利用他的知識和老鐵匠們的經驗,找出製作比歐洲更為精良的燧發槍技藝的方式。
納瑞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