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王的抉擇(上) (第1/3頁)
御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說實話,最開始蕭如薰是沒有想到緬甸那邊居然敢主動出擊的,因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大明南下南洋征討緬甸,擺明了就是要給緬甸一點顏色瞧瞧,讓他們知道一下惹怒大明的後果,順便看看能不能佔到便宜,把緬甸給滅了,就算滅不了,被大明滅了威風的緬甸還能騎在他們頭上作威作福嗎?
顯然是不能的。
原本就囂張跋扈不得支援的緬甸瞬間就遭到了國際孤立,成了國際的棄嬰,大家紛紛向大明靠攏,這個給點錢那個給點物資,雖然不多,但是好歹是一種象徵意義,象徵大家都站在大明爸爸這邊,站隊堅決,絕不首鼠兩端——大明爸爸你幫我們收拾掉緬甸這個熊孩子,只要您還我們一個青天白日朗朗乾坤,我們就還是爸爸您的好孩兒。
蕭如薰代表大明爸爸接過了孝順兒子們的孝敬,表示一定會狠狠的收拾緬甸這個熊孩子,或者乾脆給丫的滅了,讓所有想做熊孩子的都小心一點,你爸爸我的腿腳還沒到不利索的時候,收拾你們這些熊孩子還是輕輕鬆鬆的!
有了蕭如薰這樣的暗示,周邊的小國們蹦達的更歡了,莽應裡派去徵繳賦稅的人不是被殺了就是被趕回來了,最好的一個也是被禮送出境,一分錢一粒米糧都沒有帶走,而且不是一家,而是幾十家一起有預謀有計劃的反抗,搞的莽應裡焦頭爛額,都不知道該討伐誰。
好不容易和南部諸部落簽訂了君子協定,北邊大軍調回,但是西邊的糧食和錢財就是拿不上來,他也沒辦法,只好按照老規矩,請本族人慷慨解囊,打敗了敵人之後十倍奉還。
這種事情莽應龍幹過三次,每一次都說到做到了,莽應裡之前也幹過一次,也說到做到了,現在是第二次,他的本族人民相信他,所以答應他,拿出了自己的錢財和糧食,勒緊了自己的褲腰帶,等著大軍帶著金銀財寶和榮譽凱旋而歸,並且得到他們的十倍償還。
蕭如薰以為他們會死守要地,堅壁清野,不給他和暹羅聯軍好果子吃,這樣一來,在這樣的地形作戰,明軍和暹羅軍搞不好真的會陷入困難之中,蕭如薰為此也有些擔憂,因為實在是不瞭解當地的地形,但是沒想到這個問題還沒有解決,就不用解決了,因為問題不存在了。
人家自己主動殺過來了。
還是帶著號稱三十萬的兵馬,他們一共多少兵馬來著?大概十幾萬戰兵,十幾萬雜役兵,算上可以動員的,勉強三十萬,全來了?不可能,後方不穩定的情況下,莽應裡不可能把全部的兵馬交給自己的兒子,自己肯定會留一部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