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出大事了 (第1/3頁)
上山打老虎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公子風流 !
七月十六,大吉,宜出行,婚娶。
陽光明媚,秋風颯颯。
這樣的好天氣理應踏踏青,唱唱歌才好。
只是今天,在東華門附近,這裡的氣氛很沉重。
郝風樓一大清早就到了百戶所,召集了所有人,讓大家時刻關注街面上的動向,有些話他雖然沒有直說,不過意思很明顯,今天可能要出事。
今日乃是一代名儒方孝孺的頭七,他師從宋濂,擔任過皇太子和皇太孫的老師,他推行過新政改革,革除掉了洪武時期對讀書人的一些歧視政策。
不管這個傢伙是好是壞,但是有一點卻必須承認,這個時候的方孝孺乃是天下一等一的名士,尤其是他不屈從朱棣,以此惹來了彌天大禍,做出了許多讀書人只敢想卻不敢做的事,就足以讓人動容。
錦衣衛和讀書人一向不對付,這兩個圈子也算是冤家,從錦衣衛籌建到覆滅,雙方壓根就沒有和睦過。
況且自洪武皇帝裁撤錦衣衛之後,朱棣重建,用意很明顯,錦衣衛就是用來對付讀書人的,現在街面上出現了異樣,東華門百戶所想打醬油都不成。
郝風樓清早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希望不要出事,最好這些讀書人心平氣和地抒發了對方孝孺的懷念之情之後,立馬從哪兒來滾回哪兒去。
可是雖然帶著僥倖心理,該做的準備還是要準備,在百戶所裡把所有坐班、巡街的都召回來,隨時應變。
此時,在方府外,越來越多的讀書人開始聚集,有人索性就在府外席地而坐,有的則是朝中門深深作揖,行弟子禮。
一個、兩個、十個、一百個、三百個……
這已貼上了封條的方府就好像一塊磁鐵,吸引著無數人到來。
甚至裡頭還出現了疑似官員的人員。
靖難之後,有人得意就自然有人失意,建文帝打壓藩王和勳貴,可是對讀書人卻是極好;而現在永樂上臺,打著恢復祖制的旗號,在許多人眼裡,這分明就是開歷史倒車。
有人前來的目的是為了祭奠方孝孺,有人是來抒發自己的不滿,讀書人雖然沒有弘治之後那般囂張跋扈,可是骨子裡卻總是希望自己有些風骨,於是乎,人開始越攢越多,方府四周開始瀰漫著不安的氣氛。
緊接著,有人開始痛哭起來,這是一個很不好的訊號,因為大肆大哭極容易引起共鳴,人一旦情緒激動,就會帶動其他人,而一窩人情緒激動,就是釀成大事的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