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夢與上帝 (第3/8頁)
王晉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以上的解釋是從進化論的遠因而言,若從物理學的近因來看,那就更平凡了,‘愛’不過是由激素、神經通路所完成的一套程式,與電腦下象棋的程式沒嘛區別。科學家做過實驗,為雄鼠――聽清了,是雄鼠,不是雌鼠――注射雌性激素,這些本來只會做父親的雄鼠們立即充滿母愛,啣草作窩,滿洞亂跑,一副好母親的作派。”
想起身受的母愛,許劍覺得張上帝很可惡,他褻瀆了一個人心中最神聖的珍藏。
張上帝似笑非笑地盯著講臺下的少男少女。那時已經是八十年代了,人的本性已經從政治高壓下復甦,姑娘們穿得鮮豔性感,面龐花一樣嬌豔,與講臺上衣著古板的張上帝形成強烈的反差。張上帝目光炯炯,隱含譏諷:
“當然,上帝是大能的,他設的這個誘餌絕對有效,沒人能逃得出去。看看你們這些思春期的少男少女吧,你們看見漂亮的異性就心跳加速,肌肉戰慄,你們渴望著異性之愛,認為那是天下最可貴的東西。但實際上你們都很懵懂,你們陷於過程而忘記了終極目標。愛的終極目標是什麼?就是找到生命力強悍的異性基因,與之結合,從而把自己的基因延續下去。可你們呢?你們在熱戀時,能不能清醒地知道這個目標?你們這些買櫝還珠的愚人哪。”
男生們哈哈大笑。女生們紅著臉笑,有些女生悄悄地呸他。不過這類羞怯或不屑的表情只是姑娘們必須的作秀,其實她們照樣聽得津津有味。
他還說過:“科學遠不能說已經認識了人體自身,但至少已達到這樣的階段性結論:在人體包括大腦中,根本沒有諸如靈魂、精神、感情、智慧、直覺之類實體性的存在,它們都是由普通物質所派生的,是由複雜的物質締合所表現出來的高層面的東西。精神高於物質,但又完全基於物質。你我的精神行為都在冥冥中受自身物質結構的制約。所以——不要過於自大,萬物之靈的人類仍然只是一群跳跳蹦蹦的提線木偶,身後有一束細線永遠牽在上帝手裡。”
“這麼說吧,科學之神幫助唯物主義戰勝了唯心主義,但人類仍然臣伏在上帝腳下。”
他口中的上帝並不是神甫牧師、阿匍、拉比所說的那個“他”,其實只是一個方便的人格化代稱。他也常使用一些同義詞:造化之神,大自然,自然之道,進化之道,客觀上帝,等等。
張上帝的一條著名語錄:
“要學會以上帝的目光看世界。跳出你的皮囊,跳出人類的圈子,翱翔在塵世之上,想象著你已經經歷了多少億年的滄桑。”他認真地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