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家一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宇宙飛船,飛船的長度超過千米,同樣採用九枚巨大的重型運載火箭作為動力,傳統運載火箭技術上,山姆大叔如果說第二就沒有人敢說第一,根據理論計算,“騎士”號宇宙飛船極限能夠拖動三千萬噸的小行星,很少讓山姆大叔的新聞媒體大肆的吹噓了一番。
腳盆雞的“富士山”號宇宙飛船,飛船長度也有900多米,同樣採用9枚重型運載火箭作為主要動力,搭乘了腳盆雞最優秀的十七名宇航員,據說出發前每一個人都已經受到了他們精神領袖的接見,給他們打了一波雞血。
北極熊的“烏拉”號宇宙飛船、印度象的“咖哩”號宇宙飛船、南棒子的“大宇宙”號宇宙飛船……一艘艘龐大的宇宙飛船上面都烙著各個國家的國旗,一路上高奏國歌向著小行星帶出發。
地球上的新聞媒體等等自然也是不甘寂寞,爭相為自己國家的宇航員進行打氣,同時也為自己國家在太空領域取得的突破而高興,紛紛祝福自己國家的宇宙飛船能夠凱旋而歸。
祝福似乎還是有用的,一路上都風平浪靜,一艘艘宇宙飛船幾乎都非常順利的抵達了小行星帶,路上根本就沒有遇到任何的麻煩。
小行星帶,最先抵擋的“九龍”號宇宙飛船已經選定了目標,採用了幾乎和小飛象宇宙飛船一模一樣的模式,先用小型宇宙飛船給小行星纏繞上碳纖維繩索,固定之後準備拖動小行星改變軌道。
“啟動!”
飛船內,所有人都變的非常的緊張,隨著九枚重型運轉火箭噴突出熾白耀眼的尾焰,連線小行星的碳纖維繩子開始繃緊,這一次他們的目標可是質量達到2000萬噸的小行星。
飛船不斷的顫抖,隱隱甚至還能夠聽到令人牙酸的聲音,那是金屬被巨力拉伸時發出的聲音,好在飛船的骨架使用的時黑金材料,設計上也是重點考慮到了這個問題,所以當九枚重型運載火箭全力推進之後。
小行星最終還是成功的被拖動,慢慢的開始改變自己的軌跡,“九龍”號宇宙飛船最終也是堅持下來,沒有因為巨大的拉扯力而分崩離析。
“九龍”號成功的改變了小行星的軌跡,開始返航向著地球飛來,這一訊息很快就被張顯祖等人放出去,因為這意味著他們前面高達幾百億的投入有了回報,只要一切順利,這顆小行星到了地球這邊至少也是價值2000多億華幣。
“星空科技”、“星空動力”、“萬能手”等太空科技企業的股票在這一利好訊息的鼓舞下又開始瘋狂拉昇,張顯祖、周文宏、邱光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