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塵散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兩千多年前的河西走廊以西,並非如現在一般放眼盡是荒涼的戈壁灘,那時的河西,水草豐滿,富饒美麗,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古國。

其中有一國,名為樓蘭。

在樓蘭之畔,一條古河道奔騰千里,這條古河道叫做疏勒河。

疏勒河起源於祁連山,為祁連山四大水系,在兩千多年前河中有一種特產名叫疏勒火油,這是一種與石油原油十分相似的油,每當疏勒河旱季時,河床的泥沙之下常常能掘出一窩一窩的火油,產量並不算很大,無人知道這種火油的成分,漢宣帝時期一個西行貿易的商人第一次把這種火油的名字帶回中原,就寫在他隨身的手札之上,當地人認為,這種火油其實是祁連山山神家中的燈油,因為疏勒河在祁連山上常常改道,偶爾會衝了山神的住宅,將這種火油帶到了樓蘭國。

那麼,這種火油到底有什麼用?

當時的樓蘭將之做成了戰爭武器,一旦點燃,風吹不熄,水潑不滅,油罐一下子砸進敵人中炸開,飛濺的火油立即能讓周圍一大圈敵人變成火炬。

不過,後來有中原的方士去了西域,把這種火油當成了煉丹的材料,一次無意中他發現,丹爐中的爐灰和這種火油摻在一起的話,會形成類似於瀝青一樣的東西,這種東西承重力非常好,而且水根本浸不過去,柔韌性也極高……

中原的一些王侯們聽說了這東西以後,開始大規模從樓蘭走私這種東西,不過當疏勒火油來到中原大地以後,並沒有被用在戰爭裡,因為數量太過稀少了,也就西域三十六國如同小孩子過家家一樣的打架還能用得上,對於中原王朝的大規模戰爭來說,這玩意就跟小了的內褲一樣,遮住了左屁股,右屁股露出來了,根本不夠用。

於是,疏勒火油成了墓葬中的一道機關。

有工匠把疏勒火油和爐灰摻在一起,像織布一樣,弄出那麼薄薄的一大塊,美其名曰“河西布”,這種東西很多時候都被他們當做墓室的封頂來用,一層厚度不超過十公分的“河西布”往墓室頂部一蒙,從此山洪來了不淹墓,哪怕是半座山砸下來也根本砸不塌,頂多把墓頂壓得中間下凹而已……

而且,這東西作為古墓的封頂還有一個巨大的好處,就是易燃!

極其的易燃!

這種易燃還不像白磷等遇見空氣即燃,它是怕摩擦,你稍微搓兩下,熱量得很長時間才能散去,要是盜墓的時候不小心一鏟子懟上去,立馬就得燒起來!

好在,能用得上“河西布”的古墓極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末世:從囤女神開始多子多福

末世:從囤女神開始多子多福

青椒洋芋絲
我叫許航,一名畢業於普通大學的本科生,拿著少得可憐的四千八工資,淪為了外賣小哥。那天,天空如被潑墨般陰暗,彷彿預示著一場災難的降臨。不知為何,一種神秘的疾病如瘟疫般在人群中蔓延,人們接二連三地被感染,變成了可怕的喪屍。那一刻,我如夢初醒,末世竟然真的降臨了!然而,命運總是充滿了戲劇性。在一次意外中,我如同鳳凰涅槃般覺醒了逆天系統,從此我的人生軌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外賣員,搖
歷史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