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實顧茉莉早就知道村裡人想找她。
倒也沒有什麼大事,就是她讓她奶奶開始在村子裡收鞋子的事情。
千層底布鞋村裡的女人都會做,下到十歲出頭姑娘,上到五十歲婦人,只要力氣足夠,就可以做。
可目前來說,會做鞋子的人太多,但顧茉莉收不了那麼多。
她的錦盒倒是有多少都可以賣,可她對外說的,收她東西的人只是一個貨郎,一個貨郎,一個月能賣掉一百雙鞋,已經很厲害了。
但村裡的女人們都勤快,除了農忙時節,剩下來是每天都要抽空納鞋底,做鞋子的。
雖然顧茉莉這裡收的鞋子比她們平日裡做給自家人穿的要求多一些,但也多花不了多少時間。
在她們看來,一雙鞋掙五文錢也是好的,一個月做上個兩三雙,家裡就能多吃半斤五花肉。
更別說有些人還會繡花的,簡單在鞋面上繡朵花或是繡幾片葉子,那一雙鞋最少能掙二十文。
這麼一算,一個月做兩雙這樣的鞋,就能多吃一斤半五花肉。
她們沒讀過書,可她們心裡都會算賬,這個活計非常適合她們。
但偏偏,這事是劉氏負責的。
劉氏嫁到長寧村近四十年,人不是多好的人,往日裡也和兩個妯娌有過爭吵和矛盾。
可真有這種掙錢的事情,她第一個考慮的也是兩個妯娌家。
所以顧茉莉說的一個月一百雙的鞋子,劉氏直接分給顧茉莉大爺爺和三爺爺家各二十雙。
剩下的,才是分給村裡其他人家的。
長寧村地方很大,有近百戶人家,而且幾乎每一戶都是像顧茉莉家那樣至少有十口人的人家。
一個月六十雙鞋子,根本不夠分。
更何況,他們和長安村就隔著一條清水河,兩個村子平日裡往來頗多,沾親帶故的自然也多。
這些事情,顧茉莉一直都是知道的,甚至之前她還因為她奶奶每天忙著應付這些人,沒空來管她們三姐妹而高興。
可今天,當這些人的熱情全部面對她的時候,她還是愣了一瞬才反應過來。
就在顧茉莉一時間不知道應該先應聲還是先去找地方洗衣服的時候,不遠處一道親切的說話聲響起。
“茉莉,你來這裡洗,我洗好了。”
說話的是顧茉莉大爺爺家堂哥的媳婦,兩家關係原本就不錯,更何況最近又多了個做鞋的活計。
顧茉莉一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