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兵家首要,惟在知敵。
而說到底,國家的氣運,始終是最關鍵的因素,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即使有明帥郭元振主理邊防,又預猜到敵人行軍路線,今次默啜南來,籌謀已久,準備十足,猛將如雲,謀臣如雨,人強馬壯的狼軍,仍是贏面較大。
若能依原定計劃,在北幫引狼入室下,狼軍的七百好手潛伏長城內,可與攻城的狼軍來個裡應外合,情況確不堪設想,卻與鷹旅在黃土高原相遇,成為大唐軍祭旗的獻禮。
其次是統萬的爭奪戰,一天握在大唐軍手上,與無定堡和雞鹿塞守軍成三角形鐵陣,欲奪無定河控制權的狼軍,將陷腹背受敵的困局。
龍鷹的地底河之行,正是覷準時機,發揮此鐵三角的威力。
在猛狼石長時間觀察下,龍鷹對默啜的實力瞭如指掌,認識到與之對戰沙場,大唐邊防軍必敗無疑,加上他們亦只是多賠數百人進去,多殺對方几千人,卻無力逆轉勝敗。
故此「上兵伐謀」,須以智取,而非力拚。
狼軍總兵力十二萬,能投入戰爭去的在九萬人間,其他是從各族擄來的少壯,充當兵奴,負責後勤、運送各類勞役。
因此,勿小看作先鋒部隊的三萬人,若與咄悉匐的五千軍會合,兵力將達三萬五千之眾,比之默啜的主力軍,只少兩萬人。能否擊垮默啜,又或使默啜知難而退,就看在默啜抵達前,龍鷹一方能對莫賀達乾的部隊造成多大的損害。
時機出現眼前。
莫賀達幹是一錯再錯。
平心而論,實很難怪他,莫賀達乾的問題出於對守統萬鷹旅的不認識,龍鷹一方勝在對敵人的實力和處境,明察秋毫。
當然!
莫賀達乾造夢未想過,龍鷹I方可透過地底河,脫圍往外召援。
第一個錯誤,是莫賀達幹立威不成,反痛失大將,老羞成怒,於準備不足下,悍然對統萬發動全面猛攻,導致排車陣被破,慘嘗初戰失利的苦果。
莫賀達幹若知機收手,返南丘後重整軍容,好好休息,一邊遙距監視統萬,那時孫武復活、諸葛武侯重生,亦將一籌莫展。當準備十足,捲土重來之時,將是統萬守軍末日的來臨。
偏是他不肯罷休,又有謀士如狄高寒者獻上破城妙計,在報仇雪恥和好大喜功兩種心境的催逼下,竟戀棧不去,令戰線大幅延長,形成首尾難顧的局面。
坦白說,龍鷹比任何人更不想進入地下河道,只是別無選擇,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