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第4/7頁)
青丘一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唯一的心裡寄託、看得如寶如珠的外孫竟不是親生的,放在誰身上,都是一種打擊。
但對靜彤而言,這也確實是唯一的方法。
敏若只能道:“弘恪好心性,錦妃也不會傷心太多。”
容慈點點頭,由衷期盼,“惟願如此了。”
她頓了一頓,又問道:“皇父近來還是常催著瑞初?”
以瑞初如今的年齡、身份,催什麼自然不言而喻。
敏若抬手按了按眉心,點點頭,表情一言難盡。
容慈無奈笑道:“這也是常事,往常皇父不也總催瑞初嗎?老生常談罷了。之要瑞初不往心裡去,就沒什麼。”
權當過耳風聽,在康熙面前擺出認真答應的態度,左右瑞初也不常在京中,天高皇帝遠,康熙除了在信中催促,也不能做什麼。
這是如今最好的處理方法了,催婚催生這兩件事,直到後世也一直是年輕人們無法逃避的兩大魔咒,何況這個時代。
站在康熙的角度來講,作為君父,他願意關心女兒的後代問題,反而是他關心女兒的表現。
敏若嘆道:“也只能這樣了。”
瑞初在京中過了一個年,聽了滿耳朵的子孫大事,幸而她還算沉得氣的,雖然聽得耳朵都快出繭子了,還是沒起了轉年就立刻逃離京師的心。
她在京中直住到二月裡,是因江南來信愈發頻繁,人都倒是虞雲想念她,一邊打趣一邊也不好再強留,叫夫妻兩地分隔。
康熙雖不捨,到底知道不能強留,只在瑞初走前與她嘆道:“你與額駙感情好,這是極好的事,正因與額駙感情好,才更要將子嗣大事放在心上認真思量。他家就剩他這一個人,你總得為他考慮考慮。”
到底是自己的女兒,有些話康熙不太捨得說出口,用眼神示意敏若跟上。
敏若注意到康熙的目光,心裡煩得很,口中也只道:“兒女之事都是緣分,孩子們的緣分不到,咱們越催,他們越心急,反而越難——不過你也是該上上心了。”
康熙是讓她說這個的嗎?
他恨鐵不成鋼地看了敏若一眼,又不願自己做女兒心裡的那個壞人,這一晚上到底也沒提那句話。
宮門落鎖前康熙走了,敏若知道瑞初對康熙想說什麼心裡有數,低聲道:“那件事你與虞雲商量過沒有?”
她倒不是叫瑞初幫虞雲納妾的意思,而是瑞初這邊對虞雲是一直不來電——或者說也沒時間來電,兩個人都忙得腳打後腦勺,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