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劍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駁道,“林兄,你曾在陸軍大學深造,對蔣百里先生應當不陌生,他的國防論想必你一定拜讀過?”
“那是當然。”林風肅然說道,“國防論乃是陸大的必修課。”
徐銳又說道:“蔣百里先生在國防論裡提出了對日作戰的三個要點,林兄可記得?”
“怎麼不記得?”林風回答道,“其一,中國對日本不怕鯨吞,乃怕蠶食,故對日不應步步後退,而應當主動實施全面之抗戰,化日軍後方為前方,令其無暇消化佔領區,無以實施以戰養戰之策略;其二,主動出擊上海日軍,使日軍對華進攻線路由華北、華中、華南的南北線路改為沿長江而西進的東西線路;其三,以空間換時間,推行持久戰,透過長時間的消耗戰來拖垮日本;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中國是有辦法的。”
聽著林風在那裡陳述蔣百里的國防論,徐銳不覺也有些失神。
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中國是有辦法的,蔣百里無疑是個真正的軍事家。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前,在日本軍界流傳著一種說法,說中國只有三個半軍事家,其中排第一的就是蔣百里。
蔣百里的國防論可以說直接切中了中日之爭的要害!
如果蔣介石能夠堅決執行蔣百里在國防論裡提出的戰略,當中日戰爭全面爆發,當小日本的進攻重心由華北轉向華東時,主動實施戰略收縮,執行以空間換取時間的戰略,那麼日軍就極可能在吳福、錫澄這兩條國防線撞個頭破血流。
那時,日軍別說席捲大半個中國,能否打進南京都是未知之數。
遺憾的是,蔣介石卻始終寄希望於西方列強能出面調停,為了博取西方列強的同情,蔣介石不惜調集全國各地的軍隊,源源不斷的送上了淞滬戰場,然後在日本海軍的大口徑艦炮群以及航空兵的狂轟濫炸之下,化為齏粉。
口徑超過300mm的艦炮,你可以想象一下它的殺傷力。
基本上,一發炮彈過來,國軍一個連的部隊就成灰了。
所以說,在日本海軍艦炮群夠得著的海邊跟日軍硬拼,簡直愚蠢到極致。
淞滬會戰打完,全中國最為精銳的五十萬軍隊傷亡殆盡,之後的戰事就沒法再打了,日軍一口氣打到南京,國軍更是一口氣潰退到江西、安徽腹地,此後整整四年,國軍都再沒能恢復元氣,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開始了對華援助之後局面才稍有改觀。
稍一愣神之後,徐銳的思緒很快又回到現實。
徐銳接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