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名赫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採納前方諸將的建議。
只要明朝不敗,就等於勝利。
前線捷報連連,陳甲信在崇禎帝心中的地位顯著提升。
此時,他自然不願冒然決戰,以免功虧一簣。
一旦戰敗,兵部尚書之位恐難保全,更不用說內閣首輔了。
因此,當李玄日和李文思提出激進主張時,他立即表示反對。
李文思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寒芒,質問陳甲信:“請問兵部陳大人,若不採取速戰速決的策略,而是一味拖延,軍需糧餉從何而來?”
陳甲信輕蔑一笑,反問道:“李閣老身為戶部尚書,糧餉之事,理應由你負責,為何要向我發問?”
他接著道:“我大明或許難以長期支撐,但敵寇更是難以持久。
“難道你沒聽說敵境銀多糧少,連王公將臣都常有飢寒之患嗎?”
“即便我大明面臨困境,但那敵夷小邦,在糧草供給上,遠不及我大明。
“更何況,敵夷已傾盡青壯之兵,國內農田無人耕種。
“久而久之,糧草補給必將陷入困境。
“只要我們能持久對峙,勝利必將屬於大明,懇請陛下深思!”
陳甲信言罷,對崇禎皇帝連叩首,叩擊之聲清晰可聞。
此時,張治四亦來到陳甲信身邊,一併跪下,附和道:“臣完全贊同!陳兵部所言,字字句句皆出自肺腑,一心一意為國為民,足無二心。”
說罷,張治四目光緩緩掃過李玄日和李文思,眼神中滿是深沉的陰冷。
面對即將失去內閣首輔之位的現實,張治四似乎已做好了破釜沉舟的準備。
但在退場之前,他定要給李玄日和李文思添堵。
與二人背後捅刀子的手段相比,陳甲信雖與他爭鋒相對,卻更似一場君子之爭,不似李玄日和李文思那般陰險。
目睹閣臣們激烈的爭執,各執一詞。
崇禎皇帝陷入了沉思,久久未言。
……
崇禎三年七月中下旬,在前線明軍與清軍血戰時。
臨近永平,塞外會州之地。
自崇禎元年起,種才限得到溫越的命令,開始了對這片土地的開墾。
流民被引導至此,沿著河流的兩岸,一座座屯堡拔地而起,成為抵禦外敵與自給自足的堅固堡壘。
同時,關內關外的商人們也紛至沓來。
他們不僅在此設立畜場、礦場和伐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