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第6/10頁)
木蘭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朝堂頓時鴉雀無聲。
朱元璋朗聲譏笑道:“好,好,好一個‘食盡百姓千鍾粟,鳳凰何少雀何多’!這首詩的題目肯定是《詠麻雀》!”
朱標深呼吸了一下,道:“是《詠麻雀》。”
他站了起來,走下了高臺,走到了臺階正中央,垂首看著跪在地上,一身凌然正氣的劉三吾。
他又移動視線,看著一個個自述自己道德有多高,絕對無愧於心的其他考官。
這麼多考官,南北都有,只有王亮一人堅持狀告科舉舞弊。
為何?
因為如果定下科舉舞弊,這群人統統逃不開責罰。
可這些人怎麼會全部支援劉三吾呢?劉三吾哪來那麼大本事?
朱標又想了想,明白了原因。
雖然考官中有北人,但各自職位是由學識和聲望來定。北方考官如王亮一樣,都只能成為某一房的閱卷官。
而主考官的權力極大,不僅最後位次由他們定,他們還能去各處搜卷。
雖然試卷糊名,但這隻能防君子防不到小人。不少朝代都有主考官偏袒家鄉,取士大半是家鄉人,名次前列更是完全被同鄉霸佔的事。
這是潛規則,甚至都不算科考舞弊。
所以,這次要掀起巨大輿論,他們只能一個北人都不取,否則按照科舉潛規則,甚至不算科舉舞弊啊。
這些官員肯定以為主考官只是偏袒家鄉人,偏袒南方士子,沒想到會做得這麼過分,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他們只知道自己閱卷的名單。
直到放榜他們才愕然發現,所錄取之人,居然沒有一個北方士子。事情鬧大,若他們承認,就是瀆職,就是舞弊的共犯。
“這一屆考官除了王學士,就沒有再站出來的了嗎?”朱標問道。
底下跪著的考官心頭一顫。
朱標再次問道:“一個都沒有嗎?”
朝堂仍舊鴉雀無聲。
這時,一位大臣站出來道:“太子殿下,你這是在逼迫他們嗎!”
朱標微笑:“我該感謝你說的是逼迫,而不是我用言語屈打成招嗎?”
那位大臣:“……”
正聽吵架聽得胸中又有火焰要冒出來,差點沒忍住加入戰局的劉基,眼睛猛地一亮。
站在他身旁的宋濂小聲咳嗽,提醒劉基看好戲的表情不要這麼明顯。
“你們說劉三吾絕不可能舞弊的原因,是他為人慷慨,不設城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