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農科 (第2/3頁)
仗劍至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培育出來多少了?”打斷激動的徐光啟,崇禎皇帝開門見山道:“現階段的良種,能否在我大明北方規模化種植?”
“啟稟陛下……”
徐光啟強壓激動,穩了穩心神,開口說道:“先前……臣所培育的良種,有數百石,但多數皆在臣的家鄉窖藏,少數帶到京城來了,不過種植的成效並不理想。
但是臣的心裡堅信,甘薯一定能大規模種植,不過需要悉心培育,尋找到最適合種植的良種。”
個人的培育良種行動,永遠比不上國朝的培育行動,畢竟培育一事,需相應的人手,還有大量的銀子。
“這樣啊。”
崇禎皇帝不假思索道:“那就特設一個農科,由徐卿親自主抓,所需的一應人手,包括銀子,具體由徐卿和王伴伴對接,需要什麼,就提供什麼。
韓贊周,你現在就去找王伴伴,將此事給他講明,並明確的告訴王伴伴,此事朕非常重視!”
“奴婢領旨!”
韓贊周聞言,哪裡還敢遲疑,當即拱手作揖道,在王在晉他們詫異的注視下,就匆匆離去了。
天子對甘薯培育一事,所表現出的這種態度,的確叫王在晉他們沒有想到,難道這甘薯一物,果真有這般了得嗎?
“對了徐卿。”
瞅著激動不已的徐光啟,崇禎皇帝接著又說道:“朕特設的這個農科,不要只側重於甘薯培育這一個小項。
在其他的糧種上,也要多下些功夫,不要擔心多耗費銀子。
比如尋找培育新的糧種,比如耐寒性、耐旱性等等。
不管是武備院,還是農科,內帑會一直調撥,你所負責的這些事情,皆是關係國計民生的大事。”
徐光啟在政治方面的能力,或許是相對較低的,但是在其他的方面,可以算是全才了。
對待這樣的人才,多面手,崇禎皇帝肯定要保護好,並叫他在該有的領域,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陛下,若是這樣的話,能否在北直隸治下八府,皆挑選一處皇莊,用作良種培育?”
徐光啟想了想,開口說道:“不管是甘薯培育一事,還是其他糧種培育,都需要儘可能多的,在不同的地方,觀察具體的變化……”
“需要哪些皇莊,直接向王伴伴言明,到時悉數解決。”
見徐光啟有些躊躇,崇禎皇帝當即表明態度:“培育良種的人才,徐卿還要多多的收攏聚集。
一個人的力量和能力,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