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陛下,此事恐引風波啊! (第2/3頁)
仗劍至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津知州陳延生,天津將軍李明忠,沒辜負朕的期許。
天津是漕運樞紐,是拱衛京畿的門戶。
朕覺得日後的天津直隸州,必須要好好發展起來,所以朕想叫畢卿,以戶部的名義,叫天津行開海事。”
畢自嚴:“……”
果然是有事情。
怎麼牽扯到開海上來了。
開海事,在國朝屬於不好提,不便提的事宜啊。
看著畢自嚴那躊躇猶豫的神情,崇禎皇帝雙眼微眯,心裡暗暗道:‘看來受小農經濟的慣性影響,大明對待開海事,雖說於隆慶朝開海了,但後續採取的態度,明顯就是不支援,不反對,但是不要提的消極態度。
尤其是隆慶朝的開海,儘管解除了海禁,但是所構建的樊籠枷鎖眾多。
說是開海,實則就是想多一項稅收渠道。
只可惜江南沿海地帶,大批走私海貿的群體,根本就不繳納關稅。
這導致大批白銀,雖說匯入大明,可是卻多落到私人手裡。
使得這幫既得利益群體,不是兼併土地,就是窖藏起來了。
反倒是國朝層面,並沒得到太多好處。
面對各個不利因素的壓迫,只能攤派三大餉,用拆東牆補西牆的方式,解決眼前的麻煩。’
“陛下,這件事情若由戶部提出,只怕會在朝中引起風波啊。”
畢自嚴猶豫再三,硬著頭皮,作揖道:“天津是極為重要的地方,若是因為開海事,鬧出什麼亂子,恐對……”
“畢卿多慮了。”
崇禎皇帝出言打斷道:“有陳延生、李明忠他們在天津,朕相信一個開海事,他們是有能力應對的。
這是朕所擬定的開海事細則,卿可以先看看。
按照朕的預想,若天津能行開海事,每年至少能為國朝,上繳數百萬兩的關稅,這對戶部來說,也是好事,不是嗎?”
一旁候著的龐天壽,微微欠身,接過自家皇爺所遞文字,踱步朝畢自嚴走去。
怎樣的開海細則,能叫天津上繳這麼多銀子?
反倒是聽聞此言的畢自嚴,此時心裡卻揣摩起來。
對開海事比較瞭解的畢自嚴,想不明白,什麼樣的策略,能徵收這麼多的關稅銀子。
“於天津直隸州明開海事……其一,特設天津海關,管轄天津開海事,其二,准許一應海商停靠,其三,准許西洋諸國海商,經停天津海港,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