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子午谷奇謀 (第2/3頁)
九口三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主公,軍法有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從子午谷進軍,既然我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那麼反過來說,是不是曹軍也覺得決不可能?這是其一。其二,我軍與曹軍對峙多年,曹軍應該已經對我邊境各軍有所瞭解並加以關注,南中軍團和交州軍團則不然,交州距離太遠,千里行軍不便,而且南中之地也是山高路險之地,南中軍團多年訓練,此次走子午谷有著得天獨厚的行軍優勢,這也我獨用南中之軍的理由。其三,也是最關鍵的一點,時機!剛才說了,要攻其不備,南中軍團就要在白馬義從和西涼鐵騎控制武關及潼關之前拿下長安,所以這個時間必須控制的非常準確,不然的話,如果白馬義從先取了武關,長安守軍必然嚴陣以待,區區兩萬南中軍團可能就拿不下長安。退一步說,就算南中軍團拿下了長安而武關和潼關拿不下的話,南中軍團也只能撤出長安,以防關中、涼州之敵反撲。但是主公發明的飛鴿傳書完美的解決了這個關鍵性問題,讓各軍可以及時的互通訊息,準確的把握好各軍出擊的時間。”諸葛亮顯然經過深思熟慮,馬上說出了自己的見解。
韓宇聽了沒有馬上給出決定,而是陷入了沉思。諸葛亮說的三個理由非常充分,可以說目前實施子午谷奇謀的成功性已經達到最高點,另外諸葛亮沒有說到的還有諜報司,一旦開戰,長安的諜報司肯定會頻繁的將長安城的曹軍動向傳遞出來,有飛鴿傳書這個殺手鐧在,就算長安守軍有備,往子午谷派兵鎮守,南中軍團也可以及時的得到訊息,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的做出進還是退的選擇,那樣就不會形成南中軍團進退兩難的局面。
最後,韓宇又在得和失兩方面考慮了要不要實施子午谷奇謀。先說失,不是韓宇漠然,狠心置二萬南中軍團將士生命而不顧,但退一萬步來說,就運算元午谷奇謀失敗,自己這邊所損失的也就二萬人馬,以自己現在四十餘萬的總兵力來說損失不算嚴重,在自己所承受的範圍之內,所以自己這邊不是失敗不起。不像歷史上的蜀漢,除去東面和南面不得不留守的軍隊,諸葛亮可以北伐的兵馬本就不多,如果再在子午谷損失一兩萬人馬,那對蜀國來說可真是傷筋動骨難以承受之重,所以諸葛亮才一直不敢冒險。
得方面就不用多說了,如果子午谷奇謀成功,自己這邊就可以輕鬆的拿下長安,不然率軍強攻的話,肯定不是犧牲兩萬將士就可以攻下來的。而且,如果按部就班的層層推進,只要武關發現敵軍,得到訊息的長安守將一定會在嚴守之餘,命令西涼各軍南下協防,到時候就算傷亡慘重,能不能拿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