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口三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遼見李典敗回,不僅丟了下蔡,還損失了近萬人馬,不由大怒,正欲提兵前去迎戰魏延。誰知隨即收到了典滿、樂綝和臧霸的急報和求援,這才作罷。心想這次韓宇軍東線的各軍傾巢出動,看來胃口不小,而且目標可能是徐州。張遼知道,雖然東線總共有十幾萬人馬,但是主力還是在自己和李典這邊,徐州那邊看起來有不少兵馬,但是有那麼多地方需要駐守,分攤下來每個城池就沒有多少兵力了。這次敵軍徐州水師、揚州水師兵臨下邳、彭城,魏延軍團雷霆出擊,先取了下蔡,然後選擇和自己對峙,包括劉磐軍的插入沛國,顯而易見都是想牽制住自己,不讓自己領兵去救徐州。
想到這裡,張遼馬上發出了應對的軍令:急命駐紮在徐州東海的昌豨率軍前去增援下邳,命李典領兵三萬前去救援彭城,命兒子張虎領兵一萬前去策應典滿。
三道命令下去,張遼又派人前往汝南徐晃處送了一封密信,請求徐晃親自領兵前來支援。因為在李典、張虎帶走四萬人馬之後,張遼自己身邊也只有二萬餘人馬了,對面的魏延可有四萬人馬,雖然不知道攻打下蔡時損失了多少,但肯定比自己多得多,萬一對方再分兵,難道自己也要被動的分兵嗎?
其實張遼還有一個埋在自己心裡的原因,那就是自去年冬天以來,自己的身體情況越來越差,精力不濟不說,本來充滿力量的雙手也變得越來越沒勁,甚至提起鋼槍也變得不是那麼容易!萬一自己有個好歹,遍觀東線的各個將軍,無論李典、臧霸、昌豨還是自己的兒子張虎都不足以承擔起主帥的重任,但是汝南的徐晃可以,如果有徐晃前來坐鎮,就算倉促接手,也不會有人不服。
徐晃得到張遼的密信,知道事態嚴重,一邊派人前往許昌奏報,一邊點起兩萬人馬前來支援張遼,命副將田豫領兵留守汝南。
徐晃一動,馬上就有諜報司將訊息送到了襄陽。韓宇知道中路起兵的時機已到,遂命文聘軍團、李嚴軍團和荊州水師馬上出擊,命向寵的一萬新軍留守襄陽,命羽林軍、五溪營和嚴防營三萬大軍緊急集合,隨自己出發前往新野。
命令一出,在有心人的故意散播之下,整個襄陽頓時騷動起來。
一份早就準備好的由荊州學院起草、諸葛亮潤筆的討賊檄文橫空出世,字字珠璣,句句見血,絲毫不遜於當年陳琳幫袁紹撰寫的討曹檄文。
“上許都、迎聖駕”!討賊檄文釋出的同時,一個韓宇提出來的口號閃亮登場。這個口號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就是再沒有文化的老百姓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