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中德合作與羅斯福 (第7/8頁)
蒲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約瑟夫·肯尼迪做了證監會主席,這個信奉天主教的愛爾蘭人,對仕途越來越有興趣,決心做出點成績來。
在他的治理下,形同虛設的金融監管成為歷史,華爾街的投機商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肆無忌憚投機做空了。
約瑟夫·肯尼迪不必要也不敢追查司徒南和羅伯斯等人在上次投機中的種種黑幕,華爾街的歷史翻過新的一頁。
除了司徒南,沒人知道他有更大的野心,比如做個總統,哪怕副的也好,所以他百般努力,甚至有些討好羅斯福。
瘸子做總統,這是美國曆史第一次。一個社會處在極端的時期,冒起來的執政者當然會不大“正常”,希特勒也是如此。
經濟蕭條之下,美國人還不得不忍受白宮成為凱恩斯主義的信徒,修建公共工程讓不少人獲得工作。
耗資最多不是胡佛水壩,而是田納西流域水電開發工程。沒有田納西水電站就沒有後來橡樹嶺工程。
回到洛杉磯,司徒南發現經濟形勢發生很大變化,總統先生似乎找到了解決經濟蕭條的辦法,簡而言之就是擴大政府影響力,把過去梅隆內閣的做法反過來做一遍就行了。
“謝天謝地,日子過得總算規律有序,沒有外面那麼多事打擾我們了。”
勞拉鬆了口氣,每天看到司徒南在家裡,她就覺得滿足。
“安德魯還是太固執了,倫敦有什麼值得他眷戀的?跑到那裡做大使,只是因為他的英國情節?”提起安德魯·梅隆,司徒南如此評價。
“出去走走也好,要知道美國的報紙對他一直不厚道!”
勞拉辯解道。
她白了司徒南一眼,又笑道,“我建議你給總統寫信,派遣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到國外任職,這不合適。”
“你希望我這樣做嗎?”司徒南認真道。
勞拉點點頭。
“好!我寫。”司徒南答應。
信沒有寄到白宮,而是去了倫敦美國大使館,提醒這位任性的老頭,在英國待得時間夠長了,該回來看看孫子孫女了。
生於維多利亞女王時代,老一輩的美國人大多有英國情節,安德魯·梅隆,約翰·洛克菲勒,老摩根等,司徒南在他們身上都看到過。
“可惡的傢伙!聽這口吻,誰才是那個到處跑不著家的傢伙呢?”
安德魯·梅隆回信中不客氣地教訓司徒南一頓,然後委婉表示,自己可能的時間不多,他看,還特別提到中國和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