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三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哲未料黃氏父子竟愚頑至此,竟選擇此時投資樂視。既然他們自尋死路,便順其自然。至於有人中途退出,王哲自信笑道:“無妨,我已覓得最佳替補,若有機會,我倒真願讓她展現風采。”
這些人慾加害於他,無非將人氣與實力懸殊的傅青推上前臺。然據王哲這段時間的觀察,傅青並非無可救藥。
音樂天賦雖無,但她並非樂盲,僅普通人之水準。歌唱舞步不佳,只因缺乏根基;性情上確有些惰性,卻仍在可控範疇之內。
挑戰雖艱,尚未令王哲束手無策。破壞既有規則,尚未至那地步。不妨將其塑造成團隊寵兒,容貌出眾,也算有辨識度。
另一策略在於第三輪公演後,僅剩十八人,依據人氣排名,奇數與偶數各選出九人,兩隊九人在決賽之夜,以歌藝、舞蹈、創作展開巔峰對決,最終由當夜人氣投票選出九人團。
若在決賽前夕,有人意外傷病或失蹤,將大為不妙,兩隊九人團可能無法成形。即便有備胎,短期內亦難掌握三首競演曲目。
任何一人因故無法參賽,足以將王哲及決賽之夜推向困境。然而,王哲豈會毫無準備,早已備好最強替補——函式團的門面與美貌擔當秀晶。秀晶雖早於09年出道,實則生於94年十月,年方二十一。
秀晶年齡較創造營多數人年輕,如吳璇儀同為94年,尚大秀晶兩月,年齡可謂適中。
至於秀晶的原合約,於王哲而言,皆是小事。現下函式團人氣下滑,發展空間有限,此前已坦誠討論此事。
既王哲心中有數,景書便不再多言,繼續與傅青談論舊事。童麗雅則詢問旁聽生制度,因未詳觀節目,略感困惑。“旁聽生制度類復活賽,卻更危險。非由人氣投票決定,女團乃團體,旁聽生去留唯有靠團隊勝負定奪。”
簡單而言,九支隊伍各有一名旁聽生,每輪分聲樂、舞蹈、創作三組對決,僅一隊勝出。旁聽生所在隊伍獲勝,她重獲姓名,參與投票;敗則無需等待人氣投票,次日公演即遭淘汰。此規則殘酷,選為旁聽生即意味著僅有最後一線生機。
第三輪公演,三十六名正式成員與六名旁聽生參賽,共分為六隊七人團,比賽方式依舊,但不再有明星學姐助力,如同首輪公演,為學員間的最終較量。
屆時僅兩輪,兩名旁聽生得以進入人氣投票,之後不再有旁聽生,僅保留人氣最高的十八人,以奇偶排名組成兩隊九人團,決戰決賽之夜。
瞭解旁聽生制度後,童麗雅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