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每當想起兩個月以來那些花樣百出,功能各異,材質也不盡相同的另類手雷,朱八十一就對說出這幾句話的那位哲人佩服的五體投地。雖然,他一直也沒弄清楚這句話到底最早是出自何人之口。
事實上,在將新式火藥配方和竹筒手雷製造流程上繳之後的頭半個月,他已經深切地體會到了這句話的高明。除了那些花樣和功能都在不斷翻新的手雷之外,手雷的投擲方式,在蘇明哲和李慕白等人的共同努力下,也產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有專用的發射繩,可以綁在手雷上。使用者揚起胳膊甩幾個圈子之後,再猛地鬆開手指將手雷和繩子一道甩出去,發射距離至少比徒手增加一倍以上。
有特製的竹彈弓,事先反彎成一個巨大的弧,然後把手雷安到末端的發射勺裡頭,扣動扳機發射出去。透過竹臂中蓄力的瞬間釋放,可以將裝了一斤黑火藥鑄鐵手雷,發射出三百步遠。非但取材方便,造價低廉,操作起來也非常簡單易學,實在是居家旅行,殺人越貨的上上之選。
還有一種特大號的發射器,則參考了蒙元軍隊中常見的回回炮。由配重、槓桿和支架等部件組成。發射時的程式雖然繁瑣了些,需要首先固定槓桿,然後朝槓揚起一端的配重筐裡裝填沙土,最後才能扣動扳機,將槓桿另外一端發射鬥裡的,裝填了整整四斤黑火藥的特大號手雷砸出去。但最大射程卻能到達一千多步,摺合後世差不多有一千五百餘米,無論是威力,還是射程,都甩了原來的回回炮不止二十條街。
最後這一種發射器,幾乎完全由趙君用麾下的司庫參軍李慕白一個人單獨研製。那廝在第一次旁觀新配方黑火藥發射時被嚇尿了褲子之後,便徹底迷上這種“神授之物”。不但參與了各種“新式”手雷的研發改進工作,還廢寢忘食地製造各種投擲器械。在朱八十一出門去收購硝石,順便實地觀測這個時代黃河兩岸地形之前,那廝已經將回回炮改進出了城頭專用、野戰專用和精簡便攜三種型號。眼線正帶著一群徒弟在根據實際發射情況,總結配重、炮彈重量、發射臂、發射距離四者之間的關係。期望能總計出一套完整的口訣來,以便在實戰中,做到想讓手雷落到誰頭上就落到誰頭上的目標。
無論這個宏偉的目標到底能不能實現,手雷都因為其巨大威力,都成為了各軍武器的首選。相比之下,大刀、長矛、盾牌、鎧甲等冷兵器和防禦裝備,就爭奪得不像原來一般強烈了。拜此之賜,上次戰鬥中從羅剎兵身上扒下來的兩千九百多副鑌鐵甲,倒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