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置氣 (第5/6頁)
御井烹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許夫人就聯袂把眾人送出了山門。
大太太親自帶了許鳳佳一轎。
五娘子帶了九哥一車,六娘子和七娘子一車,多了兩駕小清油車留在光福,預備著給許夫人的隨身下人使用。
回去的路上,六娘子和七娘子議論著太湖的景色。
“雖然年年都要來光福,但每年都是進了臘月才來,這幾年更是稍微住半個月就要回去過年。”她很興奮,“難得上船到湖裡玩。”
要不要對六娘子挑明李家的心思,七娘子還沒想好。
按理說,未嫁女兒,是不應該聽到自己的親事的。
六娘子對自己的親事也的確沒有決定權。
她知不知道,對事情的發展都不會有任何影響。
不過,即使如此……六娘子想必也很想知道自己未來的相公是誰吧。
等李太太再度上門,再看看吧。
就算李太太有這心思,大太太也未必會答應。
再說,二娘子的婚禮就在眼前了,恐怕大太太也沒有心思去想別的事。
#
七娘子猜得不錯。
回到家沒有多久,孫家的人就來送信了。
未來的二姑爺孫立泉已經過了南京,只怕沒幾天就要到蘇州了。
婚期定在臘月,婚禮當然是在京城舉行,如果是小門小戶家的姑娘,也許就到京城楊二老爺家裡出嫁了,不過,以楊家、孫家的身份,親迎禮是要孫立泉親自到蘇州來把二娘子迎出家門的。
孫立泉十月中旬就到蘇州,可見孫家對這門親事的重視。
大太太很滿意。
“親迎禮還是定在十一月初一。”她和孫家派來的管事婆子商議,“足足一個月,怎麼走都夠了。不過,嫁妝要早些過去,我看十月下旬,就發船吧。”
親迎的船上,當然只會有花轎、新娘子和幾個侍候的人。船輕,走得就快,一個月很容易就能走到京城。
裝滿了嫁妝的船隻,在冬天走得本來就慢,如果還要跟在喜船後頭,可能會趕不上吉日。
新娘子出嫁的時候沒有十里紅妝,是怎麼也說不過去的。
孫家的管事婆子就笑眯了眼,連連地應承。
大太太嘆了口氣,又遞過了一張紅單子。
“這是我們家的嫁妝單子。”她悠悠地說,“親家夫人不在,只好請姑爺過目了。”
管事婆子連忙客氣,“哪裡哪裡,楊太太是長輩,對我們家少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