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團年 (第3/6頁)
御井烹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兒女們就都聽起了興致。
他們自出生起,就是錦衣玉食,又哪裡想得到楊家還有這樣落魄的過往。
“索性就破釜沉舟。”大老爺面上,也漸漸放出了隱隱的光輝。“針砭時弊、嬉笑怒罵……沒想到反而投合了座師的胃口,雖然汙了卷子,但卻硬是提拔我考上舉人。還引薦我到你們外祖父府中投卷。”
大秦科舉,除了八股之外,還考詩詞歌賦。
這一關考的不但是才情,還有舉子的人脈。當時秦帝師正是烈火烹油的時候,大老爺能把卷子投到秦家,不得不說是得了天大的人情。
“你們外祖父當時還是少壯,看了我的卷子,拍案叫好……”大老爺就笑著看向了大太太,“叫進來問了我的出身,又和我秉燭說到三更,第二天就派人上陝西會館說親,說是嫡出的四小姐……”
“那麼多年前的事了!”大太太不由大窘,“還提它做什麼?”
大老爺且笑且言,“嫡出的四小姐還沒有夫家,問我有沒有定親。我才幾歲,你們的祖父祖母就染了時疫雙雙去世,哪裡有人上門說親?自然是尚未婚配。一來二去,託座師做了大媒,就把你們的母親抬進家門……一轉眼,二十多年了!”
雖說大老爺輕描淡寫,但他以一個黃口小兒的身份打點家業發奮讀書,才止二十歲就以文采打動座師,破格入選,又慎重推薦到秦帝師門下。當時那意氣風發,揮斥方遒的少年風采,也是可以想見的。
就是如今老了,都是個儀容修整的老名士,少年時的風流,又更不必多提了。
眾人就都不禁看向了大太太,懷想當年她加入楊家時,見到夫婿年少風流,又會是怎樣的一種心情。
大太太有了幾分不好意思,“老爺也是莽撞了,當著孩子們的面……”就遮掩著招呼,“這些餃子足夠吃了,還是包些元宵。”
眾人就都撣掉護膝上的麵粉,換了擀好的元宵皮來,往裡頭填豬油芝麻餡。
元宵包好,餃子也上桌了。
卻是個大皮薄,一看就曉得不是孩子們的手筆。
五娘子倒有幾分失落,“白包了半日!”
大太太就笑著吩咐立冬,“那就把他們包的餃子也過了水,看看我們小五能吃幾個。”
不消說,這些餃子不是敞了口,就是少了餡,一團麵疙瘩吃在口裡,又哪有曹嫂子包出來的餃子好吃?
五娘子才吃了兩個,就偷偷摸摸地去夾好餃子,叫九哥看見了,又是一場嬉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