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震懾臨城縣.劉老大 不戰而屈人之兵 (第4/5頁)
御井烹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話雖如此,但私鹽販子也是生人,手下的兄弟平時多數是十數人成一幫夥,各有領頭人,在劉老大的安排下各走各的線路,馬百戶手下的兵要留難他們還是容易的,因此劉老大見到馬百戶一是賠笑臉,平時也頗為敬重——這麼幾縣裡,也就是馬百戶手下的兵還有些戰鬥力了。他的思維也和張地主家不一樣,自知自己做的買賣見不得人,因此並不拿大,和買活軍之間的關係也還算不錯,至少並沒撕破臉:買活軍的精鹽很早就傳來了,實際上他們也是大私鹽販子,按說和劉老大是競爭關係。劉老大是應該給他們一些顏『色』看看的,但當時他選擇了忍一手,反而也輾轉去雲縣拿些貨,許縣、臨縣這裡的上雪鹽就是這麼擴散來的,說起來也都是老識了,只是從未去過彬山而已。
買活軍拿下臨縣,並開始修路之,劉老大幹脆就關了自己的鹽場,從買活軍這裡大量拿貨,往三省發賣,這幾月實在是財源廣進,發了一筆大財,只是銀子賺得越多越心虛,劉老大和張地主不同,在張地主來,買活軍是過江龍,張家就是地頭蛇,在本地根深蒂固,論到兵丁數,買活軍常駐在臨城縣也就是百多人,如此來,一次最多動五百人來攻打縣城,攻守雙方人數當時,自然是守方有利,且不止張家這麼五百人守城,若能發動起千人左右,買活軍就吃不下許縣。因此張家和買活軍之間不說平等話,但至少不需要怎麼卑躬屈膝,這四五月以來,張家人買活軍的態度都頗冷淡,根源就在此。
這就是土老財思維的侷限『性』了,實在是太過當然。劉老大走南闖北,見識比張地主還是要高一籌的,這筆錢他越賺心裡越是不安,買活軍的態度如此寬容,彷彿別有打算,他錢是賺到了,但似乎是為別人賺的——他可是都打探得清楚,買活軍拿下臨城縣之,第一波就把平日魚肉鄉里盤踞縣城的架勢人家給處置了,交不買活錢的幾家主連著紈絝少爺一起人頭落地,其餘男丁多數都‘送往彬山苦役’!那些能留下來上學識字做買賣的,便是在從前也是較為老實本分的人家。他劉老大手裡也是有人命的,雖然不說魚肉鄉里、欺男霸女,但總不能指著買活軍明察秋毫到這地步,說不準就被糊塗殺了乾淨!
有這樣的擔心在,便不能不為未來考慮,要逃去別的地方落腳不現實,外地也不太平,且劉老大賣私鹽的活路就在這幾縣之中。他現下的選擇無非就是樣,第一先六姐投誠,至少要營造已投誠的幻覺,如此一來買活軍入城之還有地步,第二便是厲兵秣馬準備和買活軍真刀真槍地拼幾場,能把他們拼散了是最,說不準還能乘勢吞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