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桑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沒有啦,賣光了賣光了,過幾天再來吧!”
“得等到什麼時候啊,還等著做題呢!”
忽然之間,京城的學子中開始流行起一本寶典,曾家的書肆一時間也沒想到能賣這麼快,立即讓印刷坊加緊印刷。
根據幾個學子的反饋,覺得這書實用,能跟著書學,還有配套的題目,只要自己跟著學,就能弄懂,不似有些夫子,說的不清楚,又怕被罵,或是有些夫子的學問也不到家,他們的夫子大多數都是秀才,可這書可是進士出的。
一開始只敢印百本,如今掌櫃的算是放開了膽子,這書賣的好,他們賺的也多啊,宣傳得更賣力了,在門口豎了一塊小板子,寫著幾月幾日有多少本寶典。
那一日一大早,學生們都早早的排起了隊,還有幫孩子搶的大人。
“孩子做學問不容易,聽說這書是今年新科進士出的,沈大人還是聖上欽點的孝子,今年才二十歲,哎,我家這小子要是能有沈大人一半的才智,我都能樂瘋了。”
“就盼著能中個童生,沈大人真是好官啊,他中了進士,覺得咱們這樣的普通百姓的孩子讀書太難了,所以寫了這本書給咱們普通百姓的孩子……”
沈全現在每天都會興高采烈地出去,他現在愛去書肆和茶館,每回都能聽到讀書人稱讚他兒子,他再回來和方氏說。
也不知道他家地址怎麼洩露出去的,每天沈家門口還總是有新鮮的菜和肉,不得已,沈陵只能讓一個下人在門口攔著,送過來的也送給街上一些乞丐。
這樣一來,中樞院的人也都知曉了他寫了一本書,一時間沈陵的存在感極強。
“孝原,沒想到你這不聲不響地寫了一本書啊,可以啊。”
“孝原現在可是咱們京城的名人,這書還是我家侄兒和我說的,說你寫得深入淺出,你也真是不夠意思,出了書也不給我們送幾本。”
“現在外頭可都是沈大人的美名……”
不管是酸也好還是真心實意誇他,沈陵都笑呵呵地說:“我這拙作哪裡好意思送給各位,若是你們家中有要考童生的學子,我倒是可以送個幾本。”
通俗地來說,這書就是不夠高大上,雖說比話本一類好,可到底不似文集詩集能在士人當中揚民。
只不過沈陵開了這個先河。
連他的上司見著他都會問一句,中樞院自然不會只有中樞大臣,中樞大臣手下還有一些辦事的,像管他們編修的都有好幾個。
分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