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率以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更不要說還教出來一個牛逼弟子。
以前陳堪只和方孝孺的子嗣來往,礙於身份的差距,他們不敢上趕著來和陳堪攀親。
今日既然陳堪主動認親,對於他們來說那就是榮耀,說出去臉上都有光,哪裡還有什麼心思去談陛下的錯處。
一個個七嘴八舌的開口,生怕和陳堪搭不上一句話。
而陳堪這麼做,也不是非要去攀那些親族,主要還是為方孝孺考慮。
鄭氏去世,方府每日的賓客來來往往,定然已經成為了錦衣衛的重點監控物件。
這些族老宗老議論朱棣,朱棣是帝王,不會和他們計較,但難免將這筆賬算在方孝孺身上。
朱棣的小心眼和陰陽怪氣,他可太瞭解了。
現在朝廷還離不開方孝孺,士林也只認方孝孺這杆大旗,所以朱棣再不爽,也只能和方孝孺合作。
但方孝孺如今的身體狀況,陳堪實在不確定他還能撐多久。
鄭氏去世,給他的打擊非常巨大,本來心中就鬱結著一口氣,再加上身上又壓著吏部的擔子,導致他今年還不滿六十歲便已經滿頭白髮。
這種情況下,陳堪實在是不得不為他的身後事擔憂。
萬一哪天他垮了,乃至於一口氣沒上來,以朱棣的性子,不秋後算賬就怪了。
陳堪可不覺得朱棣有李世民的胸懷,能將方孝孺的碑砸掉之後再立起來。
與此同時,就在陳堪想方設法轉移話題的當口,奉天大殿之中,朱棣和進宮奏對的道衍和尚也在聽著小太監的稟報。
小太監正是去方孝孺府上傳旨那位,旨意傳完,他回宮復旨乃是應有之義。
聽著小太監回報而來的訊息,朱棣滿臉驚愕道:“你確定,陳堪那小混球沒鬧?”
小太監搖搖頭道:“回萬歲爺的話,靖海侯確實沒鬧,奴婢傳旨的整個過程,靖海侯都顯得很安靜。”
聽得小太監確定,朱棣不由得大為驚奇,忍不住轉頭看著道衍和尚失笑道:“以陳堪那小混球的性子,朕還以為他會抗旨不尊,倒是沒成想這次竟然如此安靜,難道是出去兩個月有長進了?”
道衍一臉無奈道:“想來是至親去世,靖海侯也沒心思關注這些身外之事吧。”
陳堪回京一事,對於朱棣來說不是什麼秘密。
事實上陳堪的行蹤全都在他的掌握之中,要不是有這份掌控力,他可捨不得陳堪將他最喜愛的兩個孫子帶出京師。
更何況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