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5/21頁)
都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整了這兩口破窯洞,就算是完成了上面交待的任務,按他的理解,這些知青娃呆不長,他們以為農民就這麼好當?要是沒點兒扛餓的本事,就趁早捲鋪蓋卷。
知青們來的頭一天晚上,村裡的會計張金鎖來敲常貴家的窗戶請示,問縣知青辦分給知青的糧食咋辦?
常貴說:“不是和你說了麼?發一半給他們。”
張會計躊躇道:“這……怕頂不到麥收?”
常貴不以為然地回答:“咱村誰家能頂到麥收?沒吃的了就去要飯,往年不是都這麼過的?”
張會計有些膽小:“我怕上面怪罪下來,說咱剋扣知青糧食……”
常貴一言九鼎:“上面還管這麼多?咱村的事,我說了算,就這麼辦。”
常貴在石川村已當了十幾年支書,他已經習慣於這種思維方式了,出了石川村他屁事不頂,可就在石川村這一畝三分地裡,他說話就是聖旨。
知青們到了石川村的笫一個晚上,情緒都不大好,儘管他們在下鄉之前就有了心理準備,陝北是貧困地區,他們是知道的,但當他們進了村才發現,情況比他們想象的還要糟糕。首先這兩口破窯洞就讓他們大吃一驚,其中一口窯洞的頂部竟裂開了一道一公分寬的縫隙,破爛的門窗根本擋不住風,窯洞裡的溫度和露天差不多,鍾躍民抱了一把高粱秸想燒燒炕,誰知煙道向回倒煙,把大家又薰回了露天,知青們只好作罷。
知青中只有鍾躍民和鄭桐兩人心情還不錯,因為他們早已學會了苦中作樂,心裡明白髮愁也是白搭,不如自己找點兒開心的事,當然,能拿別人開心就更好了。
鍾躍民建議知青們先開個會,商量一下今後的生活,其實誰也沒選他當負責人,只不過他自己覺得有這份責任。
男女知青們都盤腿坐在土炕上,一開始誰也不說話,情緒都很低落。
鍾躍民情緒飽滿地首先發言:“我說同學們,今後咱們可就在一個鍋裡掄勺子啦,大家還都不熟悉呢,都不是一個學校的,這樣吧,都自我介紹一下,我叫鍾躍民,這位是鄭桐,我們都是育英學校的,我看看,咱們是十個人,七男三女,唉,狼多肉少呀,三個女同學先自我介紹一下怎麼樣?”
女生們只好自我介紹。
“我叫李萍,翠微路中學的。”
“我叫王虹,人大附中的。”
“我叫蔣碧雲,師院附中的,鍾躍民,你剛才說狼多肉少是什麼意思?”一個眉眼清秀的女生顯然對鍾躍民的話感到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