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2/12頁)
木蘭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顧先生,聖人是不是無人能敵啊?”
顧炎武做好了心理準備,但沒想到胤礽居然會問這個:“當然。”
胤礽扳著手指頭道:“可是聖人的弟子不能比聖人強,聖人弟子的弟子不能比聖人弟子強……一代都比一代弱,否則就是不敬聖人,那文人不是越來越沒用?”
顧炎武:“……”
康熙若有所思。
胤礽又道:“你有兒子的話,希望兒子不如你,孫子不如兒子嗎?”
顧炎武嘆氣:“自然不希望。”
“荀子《勸學》中言,‘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孔子也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可見聖人們也是不希望的。”胤礽晃悠了兩下小短腿,“現在我們熟知的經義,真的是聖人本義嗎?”
顧炎武道:“誰知道呢。”
胤礽道:“顧先生開樸學之先河,重新考據經義,是否也是想到了這個問題?”
顧炎武笑而不語。
胤礽仰著頭看著天花板:“顧先生,我知你和大清有血海深仇。崑山屠殺,是你心中永遠不可癒合的傷疤。”
康熙表情微動。
傻孩子,你說什麼呢!你還在他懷裡呢!你不怕他直接捅你一刀嗎!
顧炎武仍舊笑著,彷彿他懷裡的不是大清的太子,面前的不是大清的皇帝。
“可你現在仍舊出現在京城,仍舊願意為在朝中當官的漢臣們解惑。”胤礽道,“因為顧先生看到改朝換代之事已經不可避免,黎民百姓迎來了短暫的喘息。若大清能像華夏大地上其他王朝一樣,哪怕它的建立充滿了血腥,對黎民百姓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前明覆滅已不可逆轉,往前看才是對百姓好的事。所以顧先生為南明殫精竭慮,卻拒絕為叛亂的三藩出力。滿漢融合,讓大清皇帝成為整個華夏的皇帝,讓華夏的血脈和文脈在大清身上延續下去,是你現在正在做的事。”
“為此,你深深厭惡大清,仍舊在為大清培養人才。”
胤礽從顧炎武膝蓋上跳下來,兩隻雞翅膀合攏,對著顧炎武作揖:“先生高義。”
康熙瞳孔地震。
是、是這樣嗎?!原來顧炎武是這麼想的嗎?!
康熙換位思考,如果自己一家都死在清軍屠刀下,他能為大清培養人才嗎?
滾!不死不休!
他閉上眼,深深嘆了一口氣,走到兒子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