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第3/9頁)
霧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下午延續了一慣的傳統,兩天騎射和一天讀書輪換交替。
今天輪到了騎射,不像在皇宮裡,皇子們只能被圈在小小的校場施展不開,如今他們上課的地方換到了一片廣闊的天地,讓每個看到它的人都不禁生出一番英雄氣概。
天高雲淡下,是一望無際的天然草場。
也就是位於承仁行宮西邊的“秋獮圍場”,這名字是武帝賜的,名字裡透露了它全部的存在意義——供武帝進行圍獵。
秋獮圍場也不全是草地,只是一眼望去大部分是綠草,但實際上它根據不同的地形和半野生半圈養的獵物被分成了七十二圍。所謂的“圍獵”,就是在選定的某個範圍內,眾人各選一處合圍形成一個大圈,然後追逐著獵物,不斷向內突進靠攏,逐漸縮成小圈。當圈子縮到不能縮之後,野獸也就會變得十分密集,武帝和皇子們以及其他權貴就可以下場了。
武帝當年跟著他老子在山上落草為寇時,最喜歡的活動就是上山打獵,當了皇帝之後也是念念不忘。
在承仁行宮附近發現了秋獮圍場之後,武帝如獲至寶,欣喜異常,當下就決定批款,把秋獮圍場給儘快修建起來。這裡是唯一一處,讓武帝願意多花費銀錢之地。
其他如皇宮、各地行宮,武帝都是怎麼省錢怎麼來的,人有時候就是這麼矛盾,無法用一句簡單的好壞來定義,有些皇帝也無法用明君或者昏君來定義。就好比武帝,他開疆擴土,勤儉節約,在選用人才時也是努力做到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這是他明君的一面,但也有更多昏君的地方。
大臣們對於武帝可以說是又愛又恨,時常祈求老天,讓武帝保留下美好的一面,剔除掉剩下所有的惡劣。
但老天永遠不會如人所願。
前朝對於秋獮圍場的定義僅僅是用來賞景跑馬,武帝覺得他們簡直是暴殄天物。夏天避暑,秋天圍獵,等玩夠了趕在冬天之前回到京城貓冬過年,等待又一年的新春,還有什麼會是比這更幸福的呢?反正武帝每一年的安排差不多就是這樣,不可能安心待在一處。
據說這位閒不住的腦補帝,最近又動了要在運河上乘船下江南的心思,也不知道他準備把這個行程安排見縫插針地放在明年的哪個季節。
大臣們都快愁禿頭了,自古以來就沒有武帝這麼愛到處亂跑的皇帝。早些年要上戰場,要去拜佛拜三清,後來要避暑、圍獵,偶爾還要回龍興之地的老家江左祭祖,如今又要去江南?陛下的安全根本沒有辦法得到保障,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