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去尋陛下。春媼便送她去了。”
腓腓如今兩歲多了,被她那個父親寵的就差上房揭瓦了。皇帝下朝和大臣們在宣室裡議事,倘若非重大事務,小公主突然從御案後冒個頭出來,把冷不防的公孫羊等人給嚇上一跳,這也是常有的事。
皇帝非但不以為忤,每當這種時候,反將她抱坐於膝上。
然後,大臣們就只能對著歪腦袋趴桌沿上盯著自己那張一張一合嘴巴看的出神的小公主繼續說話。
這樣的一幕,估計大臣們漸漸也習以為常了。
小喬梳好頭,見腓腓還沒回,稍稍勻了勻面,便出了華光殿。
魏劭自登基後,早朝晏罷,勤政不輟,每日批閱奏章,往往要到深夜才能回寢宮歇息。
這辰點,朝會應已散了,他想必在宣室。
……
方希懷著沮喪不解心情,從宣室出來,走在宮道上時,迎面看到喬後在宮人伴簇下往這方向而來,花容雲裳,珠輝玉麗,恍若神仙妃子,忙遠遠停於路邊,等她近了,向她問安。
小喬含笑道:“博士可是為會試之事來見陛下?”
方希也知科舉之議最先就是出自喬後,何況皇帝對皇后一向言聽計從,朝廷裡這早就不是什麼秘密了,在她面前,也無什麼可隱瞞,說道:“正是。臣方才將評出的三甲卷宗呈與陛下。至於何人點為鼎元,由陛下定奪。”
小喬問:“這三甲都是何人?”
方希報了另二人的名字,道:“三人中另一人,年歲最少,皇后想也聽說過他的名字,便是渤海高恆。”
想起皇帝聽自己評述高恆文章的反應,心裡終究還是不解,忍不住又告起了狀:“恕臣斗膽,再在皇后面前說一句,陛下開科舉入仕之先河,此為關乎社稷之大事,既委老臣以重任,老臣自要竭盡全力,不敢有半點懈怠。以老臣所見,高渤海文章錦繡,胸有乾坤,鼎元之位,實至名歸。只是方才老臣在陛下面前推高渤海時,陛下似有疑慮。若因他向來之名,為避嫌而埋沒此文,未免可惜,也有悖於陛下當初開科舉以網羅天下英才的初衷。”
小喬自然知道高恆也參加了首場科舉,當時乍聽到訊息,還感到很是詫異,更沒想到,他竟一路這麼考了上來,最後入了洛陽。
皇帝的心裡,彎彎繞繞到底在想什麼,別人不知,小喬卻總能猜個八九不離十。一聽就知道是怎麼回事。
望了眼一臉費解的太學博士方希,微笑道:“陛下即便不取,想必也是有他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