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身體的消耗往往是無形的。
其實對成年的頂級運動員來,打背靠背比賽,即連續數天、每天都進行高強度比賽是可以接受的。
成年的秦春曉自然也可以,但16歲的他還不行。
他現在還沒結束髮育期,每天吃下去的營養有大部分要供給生長所需,再加上打比賽的消耗,即使每天在牛頓的支援下拼命狂吃,身上也沒長出一點多餘的肉,看起來還比以前瘦了點。
艾孜買提敞開吃是隊裡最厲害的大胃王,但秦春曉現在的飯量是他巔峰期的1.5倍,每天吃的飽飽的,一場比賽打完,人還在回程大巴上,肚子已經叫得和打雷一樣。
身體的消耗還是其次,好歹秦春曉作為UR卡,不光有天生的好跟腱和遠超常人的反應力,更有一個隱藏的、使他毫無疑問成為UR中的UR的珍貴屬性——鋼筋鐵骨。
他都這麼搞了,居然也沒出什麼損耗類的傷,比完賽後讓隊醫推拿一下,敷點冰袋,便又渾身鬆快了,可精力、體力和心力卻不能透過隊醫康復。
秦春曉出門前帶了高中的複習資料,比賽進行到複賽時就不看書了,每天睡得和其他人一樣早,但一場又一場漫長的防禦戰結束後,他還是要眼前發直一陣。
他這都算是好的,像是閔耀陽,在打完伊朗後,他的手腕還腫了一陣,是牛頓當機立斷,把人送到了本地醫院,12個小時做一次為時30分鐘的磁療,才將腫消了下去。
所以在和俄國隊打到第五局時,秦春曉已經提前有了點眼神發直的徵兆。
接球也是要費眼力和腦力的!男排的球飈得極快,有時觀眾看電視,眼神好的能看到球的殘影,眼神差的還沒找到球在哪,裁判就宣佈某某隊得分,搞得觀眾滿頭霧水,只能感嘆“男排這觀賞性不行啊”。
水準越高的男排球隊,平均球速就越高,而秦春曉作為防禦主力,和這樣的球已經糾纏了好多天了。
在第四局後半段,其實秦春曉有接飛兩個關鍵球,是隊友幫忙填補,才沒讓這一局丟了。
第五局開始前,牛頓繼續蹲著給秦春曉扇風,江小海、常小樂、汪言也照顧其他滿頭大汗的主力。
牛頓語速很快的問:“娃?還能不能頂?”
秦春曉爆了句髒話:“能頂,我還能頂他個心肝脾肺腎!”
他將護膝重新套好,發狠的澆了自己半瓶水,又拿毛巾擦了頭髮,強行提了精神。
李羚又傳又攻,他也累,而且再不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