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反擊揭幕 (第1/4頁)
幽泠秋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重生之第二帝國 !
夏蒂榮和默倫雖然都在塞納河畔,但其相距卻足有185公里的里程;當那位此前是王牌賽車手的駕駛員將霞飛送到英軍指揮部門口的時候,也已是中午時分。在那間普遍被法國官兵所橫眉冷對的指揮部裡,霞飛終於再次見到了那位面容清癯儒雅的英國遠征軍司令,陸軍元帥約翰?弗倫奇。
對於弗倫奇此人、亦或是海峽對岸的那群撒克遜海盜,霞飛心中實在是沒有半分的好感:這不僅因為英法兩國曆史上有著長達數百年的爭鬥宿怨,更在於這幫英國人在戰爭中的猶豫、毫無生氣、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的極度掉鏈子的行為。
根據英法兩國在戰前所簽署的秘密協定,一旦德法之間爆發戰爭,英國將在十五天內派遣6個師又1個旅的遠征軍來到法國,協同法國陸軍進行對德作戰。然而當戰爭爆發之後,英國人卻慢吞吞地只集結了5個師的兵力,並在動員的第十七天後才姍姍來遲。而法國的另一個盟友俄國卻完全與之相反——為了履行同法國之間的協定,俄國在自身動員情況極不完備的情況下,仍是在預定時間集結兵力,強行向德國東普魯士發起了傾盡全力的一擊。雖然俄國人為此付出了整個第二集團軍在坦能堡一役中近乎全軍覆沒的慘痛代價,但他們卻成功讓德國將兩個軍從西線調離了開去,為法國在絕境中創造了一線生機,這才是真正值得信任和託付的好盟友啊!
如果僅僅是這樣倒也罷了,在分別擁有85個師和70個師的德法兩國陸軍面前。英國遠征軍少一兩個師。對整體戰局幾乎不會造成任何影響。然而這支英國部隊在登陸之後。卻是根本就沒有和法軍並肩患難的意願——他們不僅在指揮權力上完全獨立,其更是怯懦畏懼,打死也不願意和德軍作戰。在英法兩國陸軍首腦的第一次會晤中,剛到法國的弗倫奇直接嘴炮一張,稱自己的軍隊不經過十天的休整不能上前線,這當場便讓外貌和善無害、內心堅韌剛烈的霞飛為之雷霆暴怒,直接拍案而去。後來這幫英國人終於肯上前線了,但他們也只在法比邊境的蒙斯運河上打了半天時間。損失2000人後便一路向南撒丫子狂奔,直至巴黎,此後再沒有和德軍有過任何接觸。相比俄國人的奉獻和耿直,英國人這種死道友莫死貧道的無恥行徑,無疑令自霞飛以降的每一個法軍官兵都為之憤恨鄙夷。
當霞飛向弗倫奇提出讓英國遠征軍配合法軍發動反擊的要求後,指揮所內登時陷入了一片長久的沉默。在這枯寂的等待中,眼尖的霞飛看到一名英國少將,正偷偷地不斷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