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餘波 83 八成?棉蘭造! (第1/4頁)
蒲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穿越從泰坦尼克號開始 !
第三卷 餘波 83八成?棉蘭造!
總的來說,一戰後民國的經濟還是向前發展的。在農村經濟逐漸奔潰的同時,廣州、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卻在飛速發展。
城鄉不平衡,工、農、服務也發展也不平衡,一方面成為世界市場的一部分,受到越來越多的外來掠奪入侵,一方面也造成了沿海大城市畸形的發展。
美華公司主導的美華路商業地產專案就衝著廣州蓬勃的地產業去的。地產業雖然不能直接創造勞動價值,但可以帶動相關的產業發展,比如建材業、鋼鐵業。
可惜的是廣東不適合發展重工業,缺少優質鐵礦,司徒南雖然考慮過在廣東投資鋼鐵廠,最後卻放棄了。
廣東偏偏又是一個鋼鐵消費大省,美華公司也不捨得放棄這個市場。從美國進口鋼鐵運費又貴,所以司徒南還是希望能接近中國市場投資鋼鐵工業。
他的第一選擇是漢口的漢陽鐵廠,可惜從調查得到的訊息看,漢陽鐵廠的情況不容樂觀,那已經是日本人的菜了!
早在辛亥前,日本人取得了漢陽鐵廠的股份。一戰期間更是成為日本在中國擴張的天賜良機,那個已經死去的袁大頭和繼承他的衣缽的北洋政fu無力維持。
在這種情況下,儘管一戰事情有過短暫的輝煌,曾經創下19萬噸生鐵,6000噸鋼紀錄的漢陽鐵廠在曇花一現後還是落入日本人的陰謀裡,被日本人吃得死死的。
目前的漢陽鐵廠已經完全成為日本鋼鐵工業打下手角色,除了生產生鐵和提供鐵礦砂外,根本沒有餘力搞技術升級,也就是說漢陽鐵廠煉不出鋼,自費武功了。
曾經中國人引以為傲的鋼鐵脊樑不止從何時起已經成為日人的禁臠了。
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
嗯,日本人取得了漢陽鐵廠的大部分股份,而且還用合同限制漢陽鐵廠的發展,每年漢陽鐵廠生產的生鐵、鐵礦沙大部分運完日本,成為八幡制鐵的原料,最後變成日本人生產的鋼!
日本人用鋼製造的機器、武器,轉手又銷往中國,一進一出之間,利潤十倍百倍。
透過工業剪刀差源源不斷地掠奪中國資源,搶佔中國市場,靠踩著 中國的屍體前進。隨著一戰後日本重工業快速發展,對中國的剝削掠奪將會逐步加深。
霸佔了東北市場後,日本正在華北和英國資本較量,然後一步步地向南,隔著長江跟英美資本瓜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