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餘波 141 粵桂往事——挖牆腳 (第1/5頁)
蒲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穿越從泰坦尼克號開始 !
第三卷
餘波
141
粵桂往事——挖牆腳
時間回到半年以前,1920年三月。福建漳州。那是一個明媚的春天。
在紛紛擾擾的中國,這裡似乎是一片淨土。一個氣度沉穩,軍裝打扮的中年男人正和一位年紀相仿,絡腮長鬚,一襲青袍的男人走在破爛兒整潔的街道上,不時交談。他們臉帶微笑,談話的氣氛不錯。
他們分別是粵軍司令陳炯明和致公黨的大佬司徒美登。很早的時候,兩人在反清的時候就認識了,也接下了深厚的友誼。
“競存,你在這裡實踐模範縣,效果不錯嘛!如果人人都像你這樣,有這樣的心思就好了。”司徒美登道。
“略盡綿力而已。既然把這裡打下來了,總得要把治理好才行。說起來,還多得基贊你們的支援呢。”陳炯明淺笑後又搖搖頭,“唉,桂滇在粵相爭,禍及鄉里,什麼時候我們能打回老家就好了。”
1917年12月中旬,時任廣東省省長朱慶瀾交還陳炯明十二營警衛軍改編為“援閩護法粵軍”,向福建進軍抵抗閩督李厚基的攻勢。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桂滇等西南軍閥排擠出去的。
陳炯明兼任惠潮梅督辦,在當地設立籌餉局,在汕尾建立造彈廠等設施,並協助當地人修築道路,發展經濟教育,改革陋習。
1918年,陳又率軍進駐漳州,跟福建的北洋軍停戰後,陳炯明開始在漳州實踐他的政治理想——地方自治。
致公黨和美華公司一直都在關注著陳炯明的粵軍,從陳炯明被排擠出粵的時候就開始對他提供資助。
在陳炯明的要求下,美華公司在粵閩邊界的汕頭漳州等地投資一些小工廠,有點配合配合陳炯明的模範建設的意思,其實也賺什麼錢。
這已經不是司徒美登第一次來拜訪陳炯明瞭,每次來這位老朋友都會給陳炯明帶來巨大的幫助。
讓陳炯明暗暗感激的是,在粵軍最為困難的時候,好幾次都是靠老朋友司徒美登資助的武器資金維持下去。經過兩年多的“滋養”,粵軍不僅沒有解散,規模還稍稍擴大不少,能維持在兩萬人的水平。
知道司徒美登有事要談,陳炯明兩人小小地兜了一圈後,走進一間平凡的院子。院子不大,跟陳炯明的身份有些不相配,不過司徒美登卻是很欣賞陳炯明的這一簡樸作風。
“我的那些小夥子還好吧?用得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