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確實需要降降火 (第1/4頁)
無言不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大唐虎賁 !
聯姻一直以來都是世族大家鞏固自家地位的手段,尤其是號稱五姓七望那七個站在最頂尖的世族,更是如此。
作為五姓女,她們一生下來基本上就等於失去了自由:她們在幼兒時就開始接受訓練,最好的書香教育,最優秀的禮儀薰陶的同時還要接受各種各樣的洗腦。所以五姓女大多都具備同一個特點知書達禮,華貴大方,撫琴刺繡,無所不通,同時還有這對家族的自豪與忠心。接受過嚴苛訓練的她們,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彈得了古琴吹的了洞簫;研磨寫的了一手好字,提筆能做得一首好詩,堪稱女人中的典範,幾乎能夠用完美來形容。
但他們的未來只有兩個,其一是與其他世族通婚,這樣能夠保證自身血統的存純正,也能將七大望族盤根交錯交錯在一起,形成唇亡齒寒的局面。另外則是許給強力具有潛力的外姓人,將他們收為己用,壯大聲勢。
但因為五姓女絕大多數都是內部消化,只有少部分流落在外,供人抉擇。是以天下人莫不以娶五姓女為榮,以擁有一個近乎完美品行的夫人為傲。也因如此隋唐時期,世族女是一種象徵,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以至於高宗朝宰相薛元超,才華橫溢平生享盡了榮華富貴,卻一直以未能夠娶五姓女而覺得遺憾。
其實五姓七望,崔、盧、李、鄭、王這七個超級大豪門,表面風光,背地裡也有自己的難處。
世家盛於兩晉時期,事實講究士族門第崔盧王謝這些門閥大族都是左右朝廷廟宇的存在,甚至於有著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情況。
隋朝起,英明神武的隋文帝楊堅便對崔、盧、李、鄭、王這七個超級大豪門產生了忌憚,意圖消弱五姓七望的聲勢。推廣文教,開創科舉,他的本意是讓天下貧寒百姓都能學到知識。以科舉制度考取功名,入朝為官,打斷超級大豪門對於文化層次以及中小官員的壟斷。
但因為
科舉制度的不完善,文教也推廣的也不盡如人意。反而讓五姓七以聯姻的方式獲得了更多的外援,聲勢更大。也直接導致了英明神武的楊堅在晚年幹了最大的蠢事,下令廢學,將國子監、太學以及州縣學全部拆了廢了,不允許百姓學習。
唐朝新立,雖然李淵沒有明確的表示出排斥五姓七望的意思,但毫無疑問目前李唐王朝的核心成員沒有一個是五姓七望中的成員。李唐倚重五姓家族出來的人才,重用卻不大用,使得五姓七望遠不如以前那般具有政治影響力。
七個家族相互依仗之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