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哭廟 (第4/4頁)
隔壁小王本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好傢伙,大殺器呀!
哭廟,哭誰的廟,國子監孔聖人的廟,這一招是讀書人用來控制輿論,控制朝野的大殺器。
一剎那,摘星樓,雅閣裡沉寂下來。
說起哭廟,周國輔,張世傑,駱養性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萬曆四十四年的那一次哭廟事件。
那一年,松江府華亭縣學生範昶,被時已退居在家的湖廣提學副使董其昌逼死。
於是乎,引發了讀書人聚眾鬧事,一日之間,松江府府學、華亭縣學、上海縣學、青浦縣學、金山衛學五學同袍齊發討伐檄,討伐董其昌。
隨後接連數日,各處飛章投揭……通俗點說,就是讀書人滿大街發傳單,貼小廣告煽動民意,甚至還編成了小曲兒到處傳唱。
當時離譜到什麼程度呢?
史書上記載著呢,白紙黑字,當時就連村裡的寡婦都會唱:“若要柴米強,先殺董其昌。”
至於柴米油鹽和這事兒有啥關係,鬼知道,反正江南讀書人是把民意煽動起來了,來了個零元購。
於是乎,被煽動起來的潑皮,百姓趁亂拆毀了董其昌家的宅子,還趁機焚燒搶掠,將董家搶了個乾淨。
要說起來零元購,打砸搶,歐美人算個屁,這都是咱大明的讀書人玩剩下的,咱大明文人才是打砸搶的祖宗!
最後吶,董其昌一家被搶的褲衩都沒了。
可朝廷也不敢惹這幫聚眾鬧事的讀書人,只好草草將參與焚搶的騷亂者處斬,幾名生員遭到杖革罷了。
帶頭打砸搶的讀書人,一個個搶的盆滿缽滿,啥事沒有,董其昌可是大書法家呢,一幅字畫值不少銀子。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當然了,在明末這不叫打砸搶,這叫士林清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