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井烹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見了蹤影。
這就是如今的戰爭了,披甲血戰不會出現在第一階段,第一階段一定是雙方以炮對轟,譬如現在坐鎮寧遠的十二門紅衣大將軍,便是敏軍最大的武器,也是建賊夢寐以求的東西。因為沒有火器,建賊便根本無法進入紅衣大將軍的射程,這根本不是人力能填補的差距。
孫初陽也從報道中讀到了類似的結論:這個小兵認為,海軍就是比船堅炮利,如果買活軍能夠造出來真正的鐵船,或者是鐵甲船,配合他們的紅衣小炮,那麼他們在海戰中就是無敵的。不論敵軍多麼勇武,也無法跨越船與炮的鴻溝。
“果然如此!”孫初陽不禁也有了幾分激動,“還是要造炮!工巧之物果然無用?實則未來之世界,必然以極盡工巧為主,唯恐其不細不精!”
他迫不及待地往下看去,讀到了小兵對這場戰爭的想法:在真正開始作戰之前,他很激動,還有點害怕,因為的確對面是戰鬥經驗遠勝於自己的百戰老兵,小兵有點怯場,但開打了以後,小兵忙得顧不得想這些,直到看到其餘的敵艦開始後撤,他才感到一陣不真實的感覺,覺得戰鬥又太過簡單了,和想象中的波瀾壯闊完全不同。
此時再看海中載浮載沉大聲求救的水手,小兵也感到了一絲不忍,並且想到了謝六姐前幾期剛發表的《政權、國家、文明》,感到他和這些水手之間,實際上也是同屬於華夏國的百姓子民,既然現在已經沒有在交戰了,他的敵意似乎也消失了,甚至於有些想要援救這些可憐人。
“……”如果是以前,雖然彼此敵對,這些水手和孫初陽都是敏朝人,而小兵是買活軍的人,孫初陽也會嗤笑一聲‘婦人之仁’的,但現在他有些沉默了,甚至隱隱地還認同了小兵的看法,覺得他的想法也可以理解,甚至盼著買活軍下達援救的指令。
買活軍沒有讓小兵失望,也沒有讓孫初陽失望,很快,附近的幾艘艦艇都收到了船長的命令,讓他們拋繩救人,同時跟從敵船前往碼頭。小兵歡欣之餘,一邊拋繩一邊又有些困惑——他覺得現在攻城是不是還有些早,還有至少二三十艘艦艇隱藏在碼頭附近,如果貿然靠近碼頭,會不會被甕中捉鱉?
但很快,小兵便發現了這麼做的必要性,他原本認為已經結束的戰事其實才剛剛開始,而且雖然身為水軍,但他的大部分殺戮都是在岸上完成的——很快,他們就被糾結起來,穿戴上了皮甲,追著水師到碼頭之後,便衝灘在附近登陸,到這一步為止,小兵都沒有殺人,也沒遇到什麼危險,衝灘登陸時他們背後是有船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