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小王本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揮使黃得功抵達了黑龍江畔。
微風徐徐,輕騎沿著江堤緩緩而行。
“譁,譁。”
江畔,曠野中是正在撤退中的二十萬大軍,隨著清廷覆滅,哥薩克人潰敗回了中西伯利亞。
此後遠東再無戰事。
除了鎮守努爾幹都司的中原左鎮,五萬兵馬永久性的駐紮在遼東,剩下的如中原右鎮,鳳威軍,松江水師,步戰隊……
各部紛紛開拔,迴歸駐地,長期的戰爭之後將士們都累壞了,大明真的需要休養生息了。
也征戰這麼多年了,將士們該退伍的退伍,該娶妻的娶妻,該生孩子的使勁生……
也有一些傷殘,沒有家室,無牽無掛的光棍漢呆在遼東,喜歡上了這片富饒的土地,不願走了。
“準。”
周世顯揮了揮手,不願走,那就留下,傷殘退伍將士想在這遼東頤養天年的,都司衙門也都恩准了。
大量鎮軍將士退伍之後,又該大量補充新兵了。
戰後重建,紛紛攘攘。
“切記。”
周世顯叮囑道:“都司衙門要儘快將州,府,鎮,村公所組建起來,統計人口戶籍,編訂黃冊……”
李錦,黃得功二將心領神會,頻頻點頭。
“是。”
這明末的遼東到底是怎麼亂起來的?
眾說紛紜。
什麼李成梁養寇自重,袁崇煥無能,這些都不對,壓根也沒說到點子上,遼東之亂,根子在於人口比例失衡了!
漢人太少!
這是遼東之禍的根源。
如何讓遼東長治久安,道理十分簡單,無非是移民,生育,通婚,混血,建立強有力的地方政府。
再加上義務教育。
“讓那些退伍的將士,去村,鎮公所當長官。”
周世顯在江畔緩緩而行,又叮囑道:“各地公學,府學也要儘快建立起來,教化百姓。”
這一條條方針策略拿出來,遼東是絕對不可能再冒出一個大清了,就是如此容易就能辦到的事情。
可為何大明盛世整整兩百多年都沒辦到?
鬼知道。
讀書人自私自利唄。
這天下人讀書做官是為了公義,還是為了一己私利,其中的差別可太大了,通俗點說就是沒信仰,沒有家國情懷。
臭不要臉唄。
“府學要儘快辦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