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夕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於寧朝人來說, 一年中,冬季算得上是最不好過的季節,他們雖立國建朝, 可終究礙於邊疆生活條件,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過得不算特別富足,寧朝人學著大夏朝,也開始發展起了種植業, 只是他們身處的區域,氣候著實莫測, 土壤也算不得肥沃,連相應的種植工具和技術都無, 雖說用了點心力, 可也見不得多少成果。
至於他們賴以為生的畜牧,到了冬季, 同樣面臨著尷尬地境地,周邊的牧草已經被吃禿了幾輪,冬季草葉凋零,難能繼續保持動物的口糧, 到最後, 若不盡早殺了吃,便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原本挺壯實的牛羊,一天天地瘦削下去。
正因為氣候、生活方式等條件限制, 也致使著寧朝的軍隊,在每年快要入冬的時候,便要拉起一支軍隊,飛速地到夏朝邊疆,能搶則搶,當然,這被搶掠的範圍,則就要比很多人想象的多得多。
許會有人疑惑,既然裴家帶兵一流,裴將軍也還身體康健,穩坐其中,又有城牆作為底線,哪需要防備什麼,可要這樣想,就錯了,這年頭,在城市之外,還有著一個又一個散落分佈的小村莊,他們並非不願到城中居住,只是戶籍限制,手無餘財,唯一的手藝就是種田,只能隨著他們的田產、祖產生活,一旦倒黴被寧朝軍隊選中,便會迅速找地方逃難,等待軍隊搜刮一空後,哭天喊地地回到自己的家。
再者,寧朝的軍隊,大多是輕裝出行,他們連糧草都無需帶多少——畢竟沿途上,有無數的部落,能作為他們的遊動補給站,沒糧食了?不怕,進裡頭搶掠一般,砍幾個人,部落人就不敢反抗了,什麼皮毛、糧食一應帶走,有時若不著急,甚至連那些個苦命女人也成為了戰利品——他們相當於無成本出戰,只要到了寧朝邊界這,便可以繼續往小村莊裡進軍,補給得差不多了,便開始遊擊攻城,若是前頭的城守得太厲害,他們便將輕騎分幾路走,到後頭的村莊裡繼續他們的劫掠,等冬天過了大半,補給得差不多了,就能直接浩浩蕩蕩地回寧朝都城去了。
因此,之前裴家將士的頑強抵抗,能做到的,也只是儘可能的避免大夏朝百姓的損失,至於界碑之外,那些同樣屬於遊牧民族的,便也只能看他們自己造化了。
裴家幾代人,上書過不少次,他們慷慨激昂,連著向幾代的帝王提出,希望能組成一股大軍,徹底將寧朝打散,可卻沒能得到同意,這理由也挺簡單,歸根結底,就是人和糧,要供給能深入邊疆的這麼一股大軍,耗費無數,還得算上前頭的招兵、練兵,耗費這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