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獨尊儒術 受辱,還是去死 (第3/4頁)
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mg/200601/1-200601234252214.jpg"/>
王勃在《滕王閣序》中寫道:“馮唐易老, 李廣難封。”感嘆李廣將軍的功高不爵,命途多舛。
那麼,李廣為什麼寧肯自殺,也不申訴?
因為帝國的法庭和監獄都太恐怖。想當年,絳侯周勃從看守所放出來的時候,就曾心有餘悸地說:我將兵百萬,位極人臣,今天才知道獄吏的威風。[16]
帝國的律法也極其苛嚴。比如雲中太守魏尚,出生入死戰功赫赫,卻僅僅因為上報的殺敵數字與上交的敵人首級差了六個,便被下獄罰為苦力。武夫們多半沒有文化,這樣的差錯誰不會有?帝國卻不依不饒。[17]
我們知道,魏尚時的皇帝是漢文帝,文帝可是以寬厚仁慈著稱的。這時被調查的官員和將領,尚且只要一句話對不上號,便會被繩之以法,何況武帝時代?帝國的法官幾乎都是酷吏,李廣又哪裡是對手?
所以,受審即受辱。
士可殺不可辱,李廣選擇了死。
選擇受辱的是司馬遷。
司馬遷遇難,是因為李陵。李陵是李廣的長孫。李廣自殺十九年後,李陵隨貳師將軍李廣利出征祁連山,奉命率步兵五千人吸引匈奴兵力,結果被八萬人團團圍住。李陵血戰八天而救兵不到,彈盡糧絕,被迫投降。
顯然,李陵之敗,是因為李廣利指揮失當,救援不力。但李廣利是漢武帝的大舅子,當然不會被追究責任。相反,司馬遷為李陵說公道話,卻被視為別有用心。
於是,漢武帝將司馬遷下獄法辦。
司馬遷被判處的是死刑。依照當時的律條,死刑可以用錢贖買,也可以用腐刑頂替。但是他沒有那麼多錢,周圍的人也不肯伸出援手。如果像李廣那樣去死,則《史記》無法完成。司馬遷別無選擇,只能接受腐刑。
腐刑又叫宮刑。受此刑者,男的割掉陰莖,女的破壞陰道。這當然極其殘忍,也為任何男人和女人所無法忍受,因此在漢文帝時一度被廢。不過,此刑很快又被帝國恢復,直到隋文帝開皇初年才被徹底廢除。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1/1-200601234252113.jpg"/>
腐刑是中國古代最殘酷的刑罰之一。對受害者來說,不但肉體受到摧殘,內心也遭受極大痛苦,從此如腐木枯朽。
可惜,司馬遷遇到的不是隋文帝,而是漢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