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是非功過 匈奴問題 (第1/5頁)
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匈奴是漢帝國的頭號外患。
這是一個北方的遊牧民族。對於他們的來龍去脈,我們其實知之甚少,只知道其最高首領叫單于(單讀如纏),以下為左賢王和右賢王,此外還有各種名目的王,統治著東至朝鮮半島,西至西域各國的遼闊疆域。
匈奴的崛起是在中國楚漢戰爭期間。當時的單于叫冒頓(讀如莫毒),據說意思是“開始”。因此,也有史學家認為“冒頓單于”的稱號,是抄襲了秦始皇。[10]
不過冒頓單于的態度,卻一點不像抄襲者。漢惠帝時期,他居然寫信給呂后說:陛下守寡,孤王喪偶,你我都很孤獨,何不兩好合一好,互通有無?
這哪裡是求婚,分明是羞辱。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1/1-200601234301Y5.jpg" />
匈奴是聚居中國北方大漠南北的遊牧民族,以騎兵強悍、兇猛善戰著稱。在西漢前期發展興盛,屢次進犯邊境,對西漢政權構成強大威脅。匈奴實行民兵制,成年男子均為甲騎,平時遊牧狩獵為業,戰時從事攻伐。至如疾風,去如閃電,弧弓射獵,逐獸隨草,居處無常。
呂后大怒,召集陳平、樊噲、季布商量對策。
樊噲說:臣願請兵十萬,橫行匈奴中。
呂后問季布的意見。
季布說:樊噲的腦袋可以砍下來!當年高皇帝將兵三十二萬,被匈奴困在平城。樊噲身為上將軍,其實並不能解圍,至今遭人恥笑。現在又來誇海口,拍馬屁罷了!
呂后無奈,只好嚥下這口氣。[11]
這口氣一忍就是六十年。何況匈奴既無誠信意識,又無契約精神。儘管從劉邦開始,漢皇帝曾多次將公主嫁給單于,和親卻並未換來和平。遊牧騎射的匈奴人只崇尚武力征服,毫不在乎對方是不是老丈人。
漢武帝決定開戰。
從此,他送往匈奴的便不再是公主、絲綢和錢糧,而是衛青、霍去病的集團軍。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1/1-200601234302A0.jpg"/>
西漢建築構件,直徑15.5厘米,上有陽文篆書“單于和親”,字型規整,施以朱彩,是漢匈和親政策的實物資料。現藏內蒙古自治區博物館。
集團軍的組建是漢帝國戰略戰術的大調整,其特點是一個大兵團包括好幾個獨立作戰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