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2/4頁)
哈尼大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舅甥兩人帷帽一頂,正行走在濮陽城清冷的街道。
身邊再無旁人,楊大郎總算可以將心中疑問盡數吐露。
“融姐兒你繞那麼大個圈子,究竟想做甚?”
對於一接到她請求,日夜兼程趕來解圍的舅舅,王融打從心裡感激。
聞言,她斂容鄭重地向楊大郎行了個大禮。認真道,“融之前險些為母親招禍,此番是為化解而來。”
楊大郎本想說你一個小姑娘文文靜靜的,又能闖下多大禍端。突然想起親身前來報訊的鄧掌櫃,這沒說出口的話就收了回去。
能請動鄧憲安出面為其奔走的,還真沒有一個簡單人物。
且看那人話語間的推崇,這久未見面的外甥女保不齊還是個厲害角色。
王融既點到為止,楊大郎走南闖北,何等通透的心思,當下就不再細究。
“我尚有一個疑問,若是按你信上所說,闔府都被人監視,那你這信又是如何遞出來的?”
這就要感謝現代播到氾濫的諜戰片了。
因時間有限,王融只得與他簡單解釋。
“我閒暇時候會幫鄧先生的算學館做賬,有時帳目出入太大,怕是裡頭貓膩甚深。我不能明面上提醒,也不想白紙黑字地徒惹人猜疑。便與鄧先生約定,以《算經》為模版,我每有不能明說的話,便在賬簿右上角用數字代替。鄧先生照著數字的頁碼行數,找出相對應的文字,將文字整合,便是我欲告予他知曉之事。”
“有此先例,我借帳目告之困頓,也就不足為奇了。”
外甥女簡簡單單一番話,說得楊大郎目瞪口呆。
驚愕良久,方極為感嘆地道了句,“舅舅算是服了!”
大眼睛的小姑娘聞言微微一笑,衝他作了個揖。
“舅舅,且容我先告退了。”
目光盡頭,丹柱金匾,碩大的斗拱承載著飛簷,展翅欲飛。——濮陽府衙到了。
楊大郎立在原地,看著那堪堪到他胸口的小姑娘將什麼東西遞了進去,不一會兒就被一對雙胞胎童子迎進了門。
“……阿姐,我好像有了一個了不得的外甥女。”
府衙前人來人往,無人留神聽他到底說了什麼。那一句喃喃,也很快就隨風消散在空氣中。
再說被兩童子迎進府內的王融。沿途只見官兵穿行,腳步匆匆。
想起入城時那檢查嚴格的“安檢”,心裡對這場“倒商運動”也有了嶄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