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第1/4頁)
蘭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馬齒莧這種東西很皮實,隨便撒點種子在野地裡,只要別被其他野草荒了,適當給點水肥就能長得非常好。
唐新勇和唐爸承包的這兩個小山頭因為長不出大樹,之前還被村裡人嫌棄,三十年前村裡分山頭的時候,誰家也不肯要這裡,最後只能留在村集體,沒想到風水輪流轉,到了唐新嵐這一代,居然因為這裡適合馬齒莧之類的野菜生長,一下子火了起來。
不過他們今年種的晚,所以最多隻能收兩茬,夏末一茬,秋天一茬,要是種得早的,聽種子站的技術員說,這種馬齒莧一年能收四到五茬呢。即便如此,這兩茬馬齒莧的利潤也是不低的——就是採收的時候人比較辛苦。
最重要的是,馬齒莧這玩意兒還能自己打籽兒,只要種過一次,第二年不需要再撒種子,它自己落下的籽兒就會發芽,種植成本可比其他蔬菜低得多。
唐新嵐種馬齒莧的時候就去種子站諮詢過,鎮上的技術員居然也是她的粉絲,給了她很多建議,其中一條就是:為了保證馬齒莧的賣相,採收的時候,務必要提前一天給地裡灌一遍水,先讓馬齒莧吸足了水分,看起來挺拔肥嫩,第二天採收的時候,也要趕在上午十點太陽太大之前,這樣採收的馬齒莧才不會發蔫。
採收馬齒莧是個辛苦活兒,得蹲在地上,拿割豬草的小鐮刀,先把馬齒莧薅起來,沿著根部向上三個指頭寬的位置割下來,這樣割下來的馬齒莧基本都是能吃的,不會出現客戶拿到手,發現下面都是老根不能吃的情況,而且人家技術員也說了,這樣給馬齒莧留下3~4個側芽,接下來能發出更多側枝,下一茬能採收的馬齒莧鮮葉的產量就更高了。
雖然要求高,但唐新嵐給的工資也不低,早上五點鐘上山,採到上午十點多,五個小時,只要採滿五個編織袋,就有一百塊錢,村裡人養豬的多,經常去打豬草,割野菜的手速都不差,小唐老闆乾脆搞了個不設上限的田間小競賽——核定的五袋以外,多摘一袋子,工錢額外再加20塊錢。
這下好了,還沒到五點鐘,就有心急的村民迫不及待戴著頭燈上山採收馬齒莧了,手腳快的,半天就能採滿十幾袋。
“桃花姐,今天摘了多少錢啊?”上午十點鐘,拿到了當天的工錢,村民們擦著汗往家走,一邊走一邊還要battle一下各自今天的收入。
“今天穿錯衣裳了,胳膊伸展不開,就割了11袋,才掙了220塊錢。”桃花嬸子嘴上這麼說,嘴巴卻高興的都快咧到耳朵邊了。才半天就掙了220塊錢,這比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