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ther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在接下來的一週裡,秦雲在北極冰塊上走了兩圈,只是無論他在哪個位置,系統均無任何反應,依靠北極更新系統的計劃告終。
十月五號,秦雲提前回國。
“注意安全。”離別時,向慶川抱了抱秦雲。
“你也是。”秦雲道。
北極是生物病毒來源,北極工作也充滿危險性。此時生物站有一千二百名工作人員,大家來自全球三十二個國家,眾人已經習慣生物站的工作,他雖沒有明說,但十分佩服眾人精神。
十月六號,秦雲回到農場。在回到農場的第一時間,他就聽到一個驚喜的訊息:農業土壤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
“向日葵發芽了!”種子實驗室內,宋嶽山帶著秦雲看實驗。
這是一個佔地三畝的全封閉實驗田,實驗田外面罩著的玻璃罩子,裡面是翻墾過的土地,此時土地裡長出嫩嫩的綠芽,在陽光下看的十分有生機。
“這是農場土壤?”秦雲趴在玻璃罩前問。
“京河運過來的酸雨土壤。”宋嶽山道。這兩年,農場除了蝗蟲飼料和改良飼料研究,一直致力於土壤恢復。
經過農場和種植園的不斷試驗,三天前,酸雨土壤的植物發芽。這些土壤是經過抗酸性藥水噴灑,可以有效的中和酸雨土壤裡的酸性物質。
“有沒有限制?”秦雲問。現在雖有蝗蟲飼料和改良飼料,但蝗蟲飼料生長的植物無法食用,改良土壤則需要三年翻新一次。
“沒有。”宋嶽山激動道。現在改良藥水還處於測試階段,如果測試成功,這些藥水則可以徹底改變酸雨土壤。當然,酸雨藥水只能改變被哈爾瑪風暴肆虐過的土壤,如果土壤經過其他變化,只能重新研究。
“三年了。”宋嶽山十分苦澀。
從哈爾瑪風暴至今,整項研究已經持續了三年,這是充滿壓力的三年。
“一切都會好的。”秦雲看著宋嶽山的鬢角道。宋嶽山和周遠恆是全國最著名的農業院士,現在周遠恆和上輩子一樣,帶著團隊對酸雨土地進行實地研究,宋嶽山因年齡問題,長期呆在農場。
酸雨藥水是兩個團隊共同配合的結果。
“等把土壤恢復了,再重新種樹,一切都會輕鬆了……”宋嶽山對未來充滿憧憬。
在接下來的半個月裡,生物組將重心放在土壤試驗。經過不斷的試驗,十月二十日,龍夏釋出新聞:【十月二十日,龍夏科學院研究出酸雨改良農藥。農藥可中和酸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