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登萬233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奏,必須要最好的交響樂團。
內閣科教部下屬文化辦公室、國防部下屬軍樂辦公室共同出力,組成了一支豪華陣容的超級交響樂團,加緊時間排練準備一個月後的演出。
舒曼、呂伯特、舒伯特、瓦格納、梅耶貝爾、肖邦、車爾尼、李斯特、門德爾松、賈克卜·勃拉姆斯(勃拉姆斯他爸)等……
德意志乃至波蘭義大利地區的著名音樂家、演奏家都被請到了柏林來,共同準備普魯士榮耀進行曲的第一次演奏。
想要請來這些藝術大師其實非常容易,林登萬隻是付出了他們平時登臺演出費的兩倍,這群人痛痛快快的就跑到柏林來。
藝術大師缺錢?是的,而且是非常非常缺。
因為十九世紀藝術家的社會地位低,待遇差,尤其是在普魯士德意志這片地界,給藝術家的待遇更差。
林登萬幼年時的音樂導師是貝多芬,貝多芬給普魯士王子當私教,年薪只有28英鎊,貝多芬都樂瘋了。
這世界上能達到貝多芬程度的音樂家沒多少,他們普遍的演出費就是每場1-2個英鎊,為了一場演出要趕路,排練,準備一兩個月,而這期間伙食住宿花費全部自己承擔,最後演出一場其實賺不到什麼錢,很多音樂家生病的時候都只能挺著,因為沒錢看病。
除了經濟上的困窘,社會地位的低賤更讓他們收到了精神打擊,演出經常被迫中斷,因為臺下某位大人物睡著了不能打擾他,在臺上演出時觀眾們還算崇敬,到了臺下貴族容克們直接將其當做奴僕級別,讓他們在雜物間換衣服,甚至睡在馬廄裡。
德國藝術家的結局基本沒有善終,英年早逝,重病身亡,精神失常自殺...
普魯士攝政王上臺後進行了很多改善措施,適當提升了藝術家地位,他的核心理念是人的收穫應該與付出相匹配,勤奮努力的人要有應得的薪水,有能力有才華的人應該受到尊敬。
藝術家的工資酬勞和社會地位得到了提升,雷德爾攝政王被藝術群體稱之為大恩人,有這個人情在,又有兩倍演出費,中歐地區的藝術大師紛紛踴躍參加此次演出,共同準備普魯士榮耀進行曲的首次奏響。
彩排期間,林登萬還去過柏林音樂廳慰問從各地趕來的表演者,這讓他們受寵若驚,小心翼翼的伺候著,他們不像是音樂家,行為舉止看著更像僕人。
相比之下,科學家們就表現的非常正常了,次日攝政王前往勃蘭登堡選帝侯莊園,視察普魯士工程院和科學院,受到熱烈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