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雀東南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忻州城的事情忙完了之後,江童再次帶著人回到了石墩村,一來是去看一看鄉親父老,二來也是為了祭奠一下柳雲兒。
每次江童回家都是採買了一大堆米麵菜肉,這次也是一樣,滿滿兩大車。
其實江童對那些石墩村的鄉親,江童也沒有什麼太多的情感,畢竟自己從小是在忻州城長大的,而那些村民,江童的親戚們。
關係都不是很大,最重要的還是,江家出事的時候,村民的態度的確讓江童大失所望,當時只有大伯一家對江童伸出了援手。
人嘛,都是這樣的,這世上哪有那麼多的情感,只有賺銀子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哪有那麼多時間去顧及什麼所謂的感情。
感情是要長期維持的,而能維持下去的,也只有銀子才行,沒有了銀子,感情也不值一提。
這就不得不提,當初野果溝的事情了,當時石墩村至少來了幾十個年輕力壯的男人,都是為了給江童撐場子。
這群鄉親的確給了江童底氣,但是這也不是沒有理由的,畢竟當時玲果齋的工坊就在石墩村,而工坊是江童一手建立起來的。
石墩村的村民不但可以採摘野果子換錢,還能賣柴給工坊,甚至有不少人都在工坊做事。
石墩村一大半村民都在靠著江童養活,如果江童沒了,那麼玲果齋也就沒了,那麼石墩村的工坊自然也就沒了。
當初的蘇文勝綁走的可不是江童,而是石墩村的玲果齋,玲果齋如果到了蘇文勝手裡,那麼工坊可能會在蘇家村,王家村,李家村,但是絕對不會出現在石墩村。
人嘛,就是這個樣子的。
這種淡泊的意識,江童早就想明白了,不過這一切都在於自己,石墩村的村民也的確在各個方面給江童提供了幫助。
收拾野果子,野外的柴火,還有各種各樣的工具,都為江童提供了不少的方便。
江童沒有辦法表達這種感情,只能帶著大家最需要的東西,儘量幫助一下村民,不過有一點江童是最忌諱的,那就是絕對不能發銀子。
不管是江童在忻州城做慈善,開粥棚,還是回到石墩村,江童永遠都沒有發過銀子,玲果齋的工人發紅利那是另說。
因為一旦開了這個頭兒,那麼就是無窮盡的麻煩。
江童把田品元和無雙留在了家裡,身邊只帶著馬玲兒和伏雙跟何園園,還有隨行的一些僕人,當然,少不了彩兒和玉兒,這兩個現在是馬玲兒貼身的丫鬟,去哪裡都離不開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