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改革開放,仕途政治 (第1/5頁)
漫漫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無論是生物計算機還是量子計算機都是最近兩年才興起的概念型話題,可實際上如今他們連基本的理論都沒搞清楚,又如何去研究唐琳背後的2348呢。
“量子計算機?”馮教授聽到喬微的猜測,點了點頭,“如果是量子技術,那麼2348的那些手段就都解釋地通了。”
在做的人都是國內知名科學家,各個領域的領軍人,他們如今也許對陳教授所在的新興計算機領域有些陌生,對生物計算機一無所知,但對量子二字卻絕對知道,也更清楚這二字背後的意義。
事實上,在做的人大部分都是物理學家,他們大多數都和馮教授一樣從事物理領域,很多工作也多多少少和量子擦邊,特別是馮教授更是國內著名的量子理論學家,如今他都這麼說,足以說明2348背後的秘密與量子技術密切相關。
不過,馮教授信心卻不足,嘆了口氣,“我們現在的儀器估計無法支撐我們研究下去,更何況我們還要提防那個2348的手段。”
原教授也點頭,“如今我們這個時代量子還存在理論發展上,就技術手段來說,這個2348的技術領先我們幾百年都說不一定。”眾所周知,一個理論學說想要運用於實際,等待的時間可能上百年都不一定,理論一定是超前的,實踐永遠是落後於理論的。
陳教授雖然沉默寡言,但卻是個極有主見的人,他有著一個科研人員對科學的狂熱,“就是再先進又怎麼樣?它現在落在我們手中,無論如何,我都要親手開啟它,見到它,就算見到它之後就被他弄死,我也心甘情願。”
古人言:朝聞道夕死可以。這句話形容的就是陳教授這樣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他相當於瘋子。
喬微沒陳教授那麼瘋狂,她笑道:“我還小,不想被它弄死。”她說完這話後,周圍的人都笑了,緊張的氣氛一下子緩和了不少,旁邊的原教授是個喜歡開玩笑的,“我老頭子活了那麼大,也覺得沒活夠呢。”
在有第二種選擇的時候,他們都不想死。在座的很多前輩都是當初在新Z國成立後,拋棄在國外的優渥待遇,回到國內建設自己的國家民族,他們這些人的一生何其艱難,出生在國家動盪、民族生死存亡的時候,長在救國圖存的路上,遠赴海外,只為求得一身學識報效國家。
說沒活夠的原教授就是其中一人,他當初為了回國差點經歷了多少磨難,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怕死?但是他們也想活,如果他們死了,誰又能制住裡面那個恐怖的系統呢?
原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