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改革開放,仕途政治 (第1/4頁)
漫漫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看著蘇老爺子說起此事,明顯有些疲憊和洩氣,她也算是知道了蘇老爺子為何急叫她回京,這是蘇老爺子自己有了心結,又或者說,還有更糟糕的,那就是京中有人對如今的政治制度有了置疑,這才是最糟糕的。
“您在擔心什麼?這不是更說明我們已經走在了S國前面?我們比他們更早改革開放不是嗎?這不代表首長比他們看得更遠,對政治的把握也更準確,這是好事不是嗎?”
喬微雖然知道蘇老爺子在擔心些什麼,但並不打算直接說破,她想要換個角度跟蘇老爺子講清楚這個問題。
“我認為改革這種事情是一直都存在的,如今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只有不斷變革的政治政策才能適應我們快速發展的國情,追趕世界的腳步,若只是停滯不前,一味地固步自封,又和前朝的閉關鎖國有什麼區別?”
“改革雖是改變了我們先輩定下的體制政策,但誰又規定那些政策就一定適合現在的國情呢?”喬微知道蘇老爺子和大部分的領導人一樣,一開始都是軍隊革命出身,在一開始他們對政治經濟瞭解就不多,建國後,他們是在不斷學習和探索中成長起來的,但和學院出身的人還是有著很大的差別。
“當然我不是說當初的計劃經濟是錯誤的,恰恰相反,這個經濟制度很適合當時的Z國。”喬微先要肯定當初他們的成果,讓蘇老爺子面色緩和,這樣才能更好地傾聽喬微的話。
“當時的Z國剛剛結束近百年的戰火,經濟蕭條,貧窮落戶,可以說計劃經濟是最好的方式,土地改革也給國家帶來了極大的活力,百姓都有了活下去的信心。”喬微其實很贊同當初在建國後的計劃經濟,主要是因為當時的上屆民國政府的一系列舉措讓Z國陷入了財政枯竭、通貨膨脹的局面。
雖然有人說前幾年的計劃經濟是全部照搬S國的模式,但實際上也不是,國家還是充分考慮了國情的,只不過所有人都是第一次面對當時那樣的困局,有一定的不足很正常,就像有位領導人所說他們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只不過隨著國家經濟和科技的進步,國情發生了改變,所以才有了現在的改革開放。”喬微笑道:“我之前不是就和您說過,改革應該一直存在,且不能停歇。”
“如今我還是這個觀點。”
“之前的S國因為第二任領導人的模式導致了國內經濟出現了很大的弊端,之後的幾任領導人都在尋求改革,只不過如今這位的步子邁的更大了些,思想也似乎更加西式了和開放了些,有點讓人無所適從罷